欢迎来到山村网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2018-11-11 20:30:40浏览:4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澄迈是海南农业大县,拥有众多热带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澄迈县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用发展
澄迈是海南农业大县,拥有众多热带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澄迈县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改革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方式,不断在“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电商富农路。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小地瓜养活了1600多家网店,一年卖出150万斤;柚子论个卖,一个150元,还要提前订……据统计,澄迈全县40%的凤梨、50%的桥头地瓜、80%的无核荔枝和无籽蜜柚实现网上销售,电商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0亿元,被财政部、商务部评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行业龙头带建立完整供销链   为促进农产品出村,澄迈从2013年开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2014年便实现了全县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为农村电商发展打牢基础。同时,在海南率先成立网店协会和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电子商务技术培训、整合农产品资源等全程“保姆式服务”。   2015年,按照海南省农业厅统一部署,澄迈启动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设立了县、镇、村三级电商运营中心,已建成161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了全县农产品“一网打尽”。   2017年澄迈还专门建立了农业互联网产业园,作为互联网农业小镇的网货仓储基地、物流发货平台以及农业电商孵化基地,吸引了35家企业入驻。互联网产业园建成当年,入驻企业便通过网络卖出了200万斤凤梨、150万斤桥头地瓜、40万斤荔枝、10万斤无籽蜜柚。   “要做好县域电商服务,核心在于建立完整的供应链。”澄迈网店协会秘书长王恒告诉记者,依托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这一阵地,协会吸引了300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入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现已形成涵盖田头采摘打包、物流运输、冷库贮藏等多个环节的农产品供应链。   澄迈县农业局副局长王世海介绍,在县网店协会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带动下,一方面帮助农户对接省内外大型超市、批发商和微商,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经营主体的“触网”能力;同时提供专业的农产品检测和农资供应服务,为供应商和农户分忧解难。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5年来,澄迈共邀请来自浙江、海南的优秀电商讲师到澄迈开设各类互联网知识培训班近百次,累计培训农民、创业青年近万人次,为澄迈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同时,澄迈还不断构建完善现代物流业体系,建设金马物流中心,吸引了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巨头,以及美亚智慧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入驻,为该县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强力保障。   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努力下,澄迈已培育出桥头地瓜、福橙、无核荔枝、无籽蜜柚等“网红”农产品。以澄迈桥头地瓜为例,仅淘宝上卖桥头地瓜的店铺就超过1600家,电商销量占了其总产量的50%。   澄迈桥头镇村民王荤伶在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村站站长之前,也像该镇其他村民一样,只懂埋头种地瓜,不懂卖,只能等着老板上门收购,从没想过通过网络自己卖地瓜。   去年,澄迈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组建村站时,王荤伶主动申请做站长,并参加培训。在专业授课老师指导下,从如何申请开店、如何给产品拍照等一系列实际操作学起,顺利开通淘宝店并上架商品,逐渐熟练后台操作,最终将淘宝变为自家地瓜的主要销售渠道。   澄迈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水健称,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两方面发力,澄迈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上升,农村电子商务的氛围越来越浓,尤其在福山、桥头等镇更是村村有网店、户户开微店。   标准化生产靠好评拓宽销路   网上销售农产品,就怕质量不统一而退货。在澄迈农村,因为互联网,农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统一,澄迈着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海南首个“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编制完成《澄迈县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制定咖啡、福橙、地瓜、福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国家地方标准35项,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当地还先后建成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澄迈福橙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85个,创建冬季瓜菜、桥头地瓜等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91个,建成19个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共18万亩,以及8个供港澳瓜菜生产基地。   同时,澄迈还构建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标识可追溯”体系,设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配置检测车加强流动抽检。加强种植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等三大类农产品的可追溯建设,实行畜牧产品“一证一标一单”管理。目前,全县88%以上的农产品做到了有标识可追溯,瓜果菜、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畜牧产品合格率达100%。   澄迈无籽蜜柚种植大户安烁宇感慨地说:“多年来,除了资金扶持,政府还派我们到台湾参加技术培训,成立无籽蜜柚研究所,帮助解决无籽蜜柚生产技术难题,不然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无籽蜜柚品牌。”   “品质有保证,销路自然不用愁。”安烁宇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种的无籽蜜柚一个卖到150元左右,在柚子当中属于高端品种,尽管这样,依然供不应求。每年柚子上市前一个多月,各路电商就提前预订,远销岛内外,今年更是成功卖到了加拿大。   王世海称,通过电商带动,澄迈不断优化农业结构,2017年调减低效农作物1万多亩,扩种桥头地瓜、无籽蜜柚等优势作物9300亩。全县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达到5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71.5%。   品牌营销蹚出农旅结合新路子   5年来,互联网正飞速地改变着越来越多澄迈农民的命运。福山镇洋道村“石榴哥”陈利群,借力互联网发展番石榴采摘游,帮助全村村民年获利超200万元;桥头镇沙土村90后小伙温时悟,利用电商平台一年帮农户卖出800万元的桥头地瓜……   依托“网红”农产品,澄迈不断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采摘同手工制陶、拉网捕鱼、吃农家饭相结合的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在福山镇洋道村,村民陈利群利用网上卖番石榴积累的客户资源,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微视频等各类网络平台,吸引本地买家和游客参与采摘一日游,平时农民批发价1.5元/斤的番石榴,可卖到5元/斤。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出电商富农路   这个“十一”黄金周,陈利群和村民们共接待了1800名游客。他笑着说,经过一年多的培育,现在每个月平均都有1000人次的游客来村里游玩,人均88~400元的消费,有效带动了村里的土特产销售和餐饮消费,成为农户增收、农业增效的途径之一。   澄迈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利用“旅游+”“生态+”等方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澄迈依托无籽蜜柚、山茶油、无核荔枝等特色农产品,正在打造农旅结合的共享农庄。   安烁宇的洪安农庄成功入选海南首批61家共享农庄试点,今年农庄推出了无籽蜜柚认领活动,不少老客户带着亲朋好友来参加。“一棵树认领价格在3200~3800元,全年可获得最少30个柚子,不够则补齐。”安烁宇称,今年共有350株被成功认购,100多人参与众筹,带来收益110万元。其中,有不少是通过网络认领的外地客户,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实时观看生产情况。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日益重视,市面上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有农产品生产和消费都有一个怪现象,越是偏远的地方环境越好,产品质量越天然越有保障, “好产品、卖不出、价格低”成了农民的心头痛,农业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刺激了市场需求,也为大城市的消费者们提供了便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我国积极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上一篇:

合肥:“大数据+”为农村电商发展“号脉问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