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药材种植户需重视

2018-11-20 17:38:08浏览:4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012年的盛夏的温度不减当年,盛夏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农作物包括药材植物病虫害多发季节。所以我们为了确保药材稳产高产,广大
       2012年的盛夏的温度不减当年,盛夏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农作物包括药材植物病虫害多发季节。所以我们为了确保药材稳产高产,广大药农应高度重视药材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以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

药材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药材在夏季生长过程中,常受到不良环境如高温、降雨、干旱以及缺乏营养元素的影响,造成药材病害,因这类病害不具传染性,故称为非侵害性病害。而由真菌、 细菌、病毒、放线菌、线虫等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因其具有传染性,故称为侵染性病害。在药材植物病害中,绝大多数为侵染性病害,其中由真菌引起的病 害约占80%以上。

药材植物的每一个器官和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病原物侵染或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生病”,有时一种药材能生几种病,现将药材植物常见病害分述如下:

1、药材叶部病害

(1)霜霉病:以植物发病时叶片背面有一层霜状霉层为主特征。霉层初为白色,后为灰黑色,致使叶片枯黄而死,常在夏初或晚秋,低温、多雨、多湿时发病迅。

被害药材植物如元胡、菊花、当归、党参、大黄、枸杞、北沙参等。

防治农药:有40%霜疫灵、40%乙磷铝、25%瑞毒霉、50%甲基托布津等。

(2)白锈病:植株发病时叶片有白色疱斑,后破裂散发白色粉末,此为病菌的孢子体,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大斑,叶片干枯死亡。本病常在初夏或秋季高温、高湿时发生。被害药材植物有牛膝、黄芪、山药、板兰根、牵牛子等。

防治农药有25%瑞毒霉、65%代森锌、50%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3)白粉病:植物叶片被危害时,初期出现白色绒状霉斑,后扩大连片,使叶片布满一层白面状的霉层,此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或分生孢子,霉层中的小黑 点为病菌的子囊壳,破裂后生出子囊孢子危害药材植物。本病常在温热干燥季节或施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茂密,植株不能通风透光时发生。

被害药材植物有三七、川芎、牛蒡、黄连、黄芪、菊花、红花、栝楼、枸杞等。

防治农药有25%粉锈宁、50%托布津等。

其它叶部病害还有锈病、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都应对症防治。

2、根部病害

(1)根腐病:植株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地上茎自下而上枯萎,最终全株死亡。

药材根部腐烂病常与地下线虫,根螨危害有关。另外,在土壤粘重,田间水分过多等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及线虫,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白绢病:常发生在近地面的根部或茎基部,出现一层白绢丝状物,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导致全株死亡。常在高温高湿季节或土壤渍水条件下发病。

[pagebreak]

被害药材植物有白术、芍药、太子参、黄芪、玄参、地黄、桔梗、黄连、菊花、北沙参、乌头等。

防治方法:应与禾本科植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播前土壤施石灰消毒,耕栽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浸泡消毒后下种;使用木霉制剂防治。

(3)线虫病:线虫危害药材植物根部。根部发病后,地上植株生长受抑制,使叶色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同时线虫也能导致根部造成细菌性腐烂病。

被害药材植物有人参、川芎、牛膝、白术、白芷、北沙参、丹参、桔梗、黄芪、麦冬、郁金、乌头、白扁豆、草决明、地黄、凤仙花等。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播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3、茎部病害

(1)立枯病:立枯病是药材植物幼苗期疾病,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湿润状长形病斑,继而向茎周围扩展,形成绕茎病斑,病斑处失水干缩,失去输导养分、水分的能力,致使幼苗枯萎,成片倒伏枯死。有的茎木质程度较高,常为立枯状倒伏。

被害药材植物有人参、三七、白术、芍药、北沙参、西洋参、荆芥、防风、菊花、黄芪、杜种等。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土壤湿度,进行土壤消毒,发病时及时拨除病苗,苗床进行消毒。

(2)枯萎病:由于病原菌侵入药材植物的导管,并堵塞产生毒素,破坏导管输送功能,引起全株发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失绿,继而变黄坏死。重茬地,排水不良以及粘重地上发病严重。

被害药材有桔梗、荆芥、黄芪等。

防治方法:实行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发病时喷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

4、果实、种子类病害

(1)枸杞黑果病:果实发病,先产生圆形褐色凹陷的病斑,上有小黑点致使果实变黑,本病多在多雨高湿的7-8月发病。

防治药剂:有50%的退菌特、50%多菌灵、65%代森锌等。

(2)薏苡黑穗病:又称黑粉病,植株发病时,在叶片、叶梢上形成一串小型的瘤状突起,紫红色,内有黑色粉末,此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常在种子表面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种子发芽时冬孢子也萌发,再次传入薏苡幼芽,在子房中产生危害,致使子房变成一包黑粉。
 防治方法:种子用7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拌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芸苔素——国际最新植物生长调节剂

上一篇:

如何挑选健康蔬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