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大斑病防治意见

2012-09-19 16:19:49浏览:21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米大斑病田间发病率高达100%,梅里斯区植保站8月9日调查,玉米大斑病田间发病率达50%-60%,另据龙江县植保站8月10日调查,全县
       米大斑病田间发病率高达100%,梅里斯区植保站8月9日调查,玉米大斑病田间发病率达50%-60%,另据龙江县植保站8月10日调查,全县平均发病率为40%,发病品种主要有合玉19、粘丰5号、龙单15、四单19、金玉1、兴垦3号、哲单39等。
玉米大斑病是我市玉米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曾于2005年在我市暴发流行,全市发生面积589万亩,田间发病率达85%以上。由于叶片得病后提前枯死,全市玉米减产在30%以上,是历史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一年。该致病菌主要侵染叶片,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联合纵裂,造成叶片全部枯死,发生严重时还可危害苞叶和叶鞘,受害玉米穗软,籽粒干瘪,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玉米穗倒挂。该病在玉米孕穗期和抽穗期易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建议: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鉴于目前田间喷雾较为困难,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背负式机动喷粉弥雾机,重点防治棒三叶及上部叶片,同时应在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玉米秸秆和病残组织移到田外,以减少翌年田间病原菌数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无公害芹菜病虫害防治

上一篇:

棚室辣椒根部病害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