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苦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5-12-31 11:12:33浏览:38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苦瓜属短日性植物,喜温、喜光、耐热、耐湿、不耐阴,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较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其良好生长,对土壤湿度和空
苦瓜属短日性植物,喜温、喜光、耐热、耐湿、不耐阴,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较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其良好生长,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但不耐涝;适应性广,可在我国南北方多种土壤中栽培。近年来,有些地区的菜农也在大棚或温室种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苦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苦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选择好品种是丰产的关键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大白苦瓜和绿苦瓜915由于其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等诸多优点深受菜农青睐。播种前先用55℃的热水烫种、搅动,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若把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时间为8小时)。随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放在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大约4~5天开始出芽。这样,即能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又能保证出芽致。
  2、播种
  苦瓜露地栽培,一般先在日光温室内育苗。播种的前一天把准备好的营养土(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园土草炭:蛭石:腐变的人粪干=1:1:1:0.5;加磷酸二铵1公斤/立方米,过筛掺匀后堆成堆,用塑料布盖严,几天后可用,用时需要再均匀掺一次)装入10厘米X10厘米的营养钵内,或装在备好的育苗畦内(用木条将畦按10厘米×10厘米打成方格,方格中间用木棍打1厘米深的眼),浇透水。第二天再用水把营养土喷一遍后,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就可播种。把催好芽的种子放在小眼内(注意:芽向下贴着土),种子上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小土堆,然后再遍撒一层细土。以北京地区为例,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苗龄大约是30~35天,5月上旬终霜后定植露地。培育壮苗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要素之一。
  3、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密封温室以提高温度,播种畦内插小拱棚,盖薄膜,提温保湿,使白天温度保护在30~35℃,夜间保持在15℃以上。当50%出苗后,及时把小拱棚的膜再盖上。幼苗出齐后,将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0℃左右。见干就浇水,采取控温不控水的原则,保持幼苗健壮生长。以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定植前几天把棚膜全部掀开,进行炼苗。
  4、定植
  因苦瓜为喜温耐肥作物,故需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掺匀后按1.5米先做成平畦浇水,待几天土稍干松后,再做成畦面宽80~9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定植前5~7天铺上地膜。每畦两行,株距60厘米,打线定植。挖坑不要太深,定植后能稍挡点水为宜。为防止地温下降,一般采用蹲水定植法,待坑内水渗后,用土把坑封好压严,以防漏风。定植后要及时插架,因苦瓜长势非常强,所以要插坚定的人字架。架间距20厘米(稍粗的架材可30厘米)。及时插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幼苗迅速缓苗,每667平方米定植1300~1600株,用种量250~300克。
  5、田间管理
  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因此时温度尚底,水不可太大。几天后及时深中耕,保墒并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由于植株分枝力强,从下部选2~3条粗蔓,绑蔓上架,其余的全部打掉。在此期间一般不浇水,待第一个瓜全部坐住并开始膨大时,浇水并随水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667平方米。因此植株进入生长旺期,应根据天气变化、植株生长情况、土壤情况浇水追肥,这就叫浇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应注意的是,因苦瓜根系比较发达,植株生长势较强,浇水不要过勤过大,以免造成光长秧不结瓜,通风透光不良引起病害或把支架压倒,造成经济损失。定植后大约40~50天开始采收商品瓜。结瓜期需肥水较大。
  6、病虫害防治
  因苦瓜抗病性较强病害少,生长后期一般发生叶霉病、白粉病等。一般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喷雾。2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克螨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茶花螨。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苦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家学会了吗?苦瓜种植期间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大家要记得仔细的学习一下小编教您的这些知识,更好的种植您的苦瓜,为您带来更好的收获。想要学习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资讯信息的话,记得关注我们的山村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技巧

上一篇:

特色新品水果玉米及其栽培要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