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2015/2016年度油菜秋冬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2015-10-12 10:21:19浏览:2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季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概率较大,长江流域可能出现秋季低温阴雨和暖冬,对油菜播栽和生长不利。为切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季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概率较大,长江流域可能出现秋季低温阴雨和暖冬,对油菜播栽和生长不利。为切实提高秋播质量,抓好高产高效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夯实明年油菜丰产丰收基础,2015/2016年度油菜秋冬种植技术指导意见具体介绍如下:
  一、开发利用油菜多功能性稳面积
  各地要加强油菜生产宏观指导,及早谋划油菜秋冬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拓展油菜的油用、菜用、观光和绿肥等多功能性,努力提高油菜种植综合效益。结合油菜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实施,大力推广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油菜品种,不断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培育油菜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优价。加大长江流域冬闲田和滩涂资源利用,推广双季稻-绿肥、水稻-油菜以及油菜马铃薯间作套种等模式,努力稳定油菜种植面积。
  二、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增产
  进一步加大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机收等7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力度,总结完善以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中稻和双季稻(含一季晚稻)水田茬口地区,可采用“机开沟撒播(或机械直播) 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突出抓好适墒播种、适量匀播,提高播种及开沟质量,配套种植耐迟播、耐渍、耐密植、耐裂角、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离田的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旱地早茬口地区,可采用“机耕撒播(或机械直播) 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突出抓好抢墒早播,确保一播全苗,配套种植耐裂角、耐密植、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熟油菜品种。棉花和晚稻晚茬口地区,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套播) 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移栽油菜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套播油菜的关键是按畦下种匀播并适当增加播量,配套种植单株生产潜力大、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
  三、适期早播确保密度
  冬油菜适期早播、确保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一般育苗移栽(套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中旬前后,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6左右,加强苗床肥水调控,培育大壮苗。适宜移栽期在10月中下旬,苗龄35~40天,早旱茬每亩移栽6000株左右,晚稻茬每亩移栽8000株左右。移栽密度较大时,可采用“一穴双株”,并适当调整株行距。移栽时要做到大小苗分级、朝阳沟移栽,根土紧密接触,缩短缓苗期。直播油菜适播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成苗2~3万株,10月中下旬播种和墒情较差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播量。
  尽量采用机械直播,做到播种均匀、播深一致,墒情较差时要注意播后镇压。稻稻油三熟地区(含一季晚稻油菜),早熟直播油菜要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亩密度达4万株左右;移栽油菜早熟品种的育苗时间要比中熟品种推迟1~2周,以降低早薹早花风险。
  四、科学施肥及时化控
  一般中等产量的油菜田每亩施用氮肥(N)10~12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60%氮肥、60%钾肥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20%~30%氮肥作越冬苗肥,10%~20%氮肥和40%钾肥作薹肥,冬前生长壮的地块可不施越冬肥,转作薹肥施用。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荐亩施50公斤的宜施壮等油菜专用缓释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是油菜稳健生长的有效措施,旺长田块可在蕾薹早期每亩用25~30克15%的多效唑兑水40公斤喷雾,可控旺促壮,油菜入冬前喷施碧护、派诺克等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提高植株的防冻抗逆能力。
  五、加强田管防范灾害
  一是开好三沟。长江流域油菜生长期间雨水较多,容易发生渍害,播栽前要开好腰沟、厢沟和围沟,开沟深度一般要达到30厘米左右,做到沟沟相连,雨止田干,并注意定期清理,保持三沟畅通。
  二是防除杂草。移栽油菜在移栽前、直播油菜在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50~75克兑水5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对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杂草较多的田块,应在越冬期日均温5℃以上时及时筛选药剂化除一次,注意避免冷空气来临时化除,防止产生药害与冻害叠加。
  三是防治病虫。蚜虫是油菜苗期的主要虫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幼苗期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较重田块,可选用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油菜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幼苗和土壤。
  近年来长江上游油菜根肿病不断蔓延,要高度重视综合防治工作,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应采用轮作、病株深埋、亩施石灰粉75公斤、草木灰拌土盖种、施用石灰氮等措施,结合50%多菌灵600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泼施进行防治。
  四是做好“一促四防”。初花期每亩混配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胺100克 磷酸二氢钾100克 速效硼50克,机动喷雾器兑水15公斤或手动喷雾器兑水30公斤防菌核病。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番茄、佛手瓜、白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

上一篇:

女子到法院称带农药称要自杀 被拘留15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