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越冬青椒双大棚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2016-06-28 10:15:01浏览:9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青椒有着许多的作用能够解热、镇痛:辣椒辛温,能够通过发汗而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能够预
 青椒有着许多的作用能够解热、镇痛:辣椒辛温,能够通过发汗而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能够预防癌症: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细胞的发生率。

越冬青椒双大棚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1 选择适销对路品种
  要求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目前东台地区主栽品种如下。
  ①洛椒98A 河南省洛阳市诚研辣椒研究所育成。主茎第7~9节现蕾,前期座果率高,果实膨大速度快、果实粗牛角形,微辣,果长16~20cm,肩径4.5~5.5cm,肉厚0.3~0.35cm,单果重80~100g,大果160g以上,平均单果比洛椒4号重10~20g,增长20%~30%。
  ②洛椒特大301 河南省洛阳市诚研辣椒研究所育成。主茎8~10节时坐果,果实粗牛角形,微辣,一般果长16~22cm,果粗4~6cm,单果重130~180g,连续坐果能力强,坐果集中,果实膨大速度快,抗疫病、炭疽病、根腐病。
  ③中农3号 中国农科院选育。早熟,抗病性强,连续坐果力强,果实粗牛角形,微辣,果长20~26cm,果粗5.5~6cm,单果重150~250g。
  ④苏椒5号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植株节间短,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前期产量高,果长11cm,果肩宽4.5~5.5cm,平均单果重50~55g,微辣,皮薄质嫩,抗黄瓜花叶病毒病、耐疫病、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适合大棚早熟栽培。
  ⑤海丰37 北京海淀区海花公司育成。主茎7~9节显蕾,果实粗牛角形,微辣,果长18~24cm,果径5cm,单果重120~180g,连续3年种植,表现耐低温弱光,适合春提早大棚栽培。
  2 采用轻基质穴盘育苗
  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需准备70孔塑料穴盘60~70张,购东台市生产的田粮牌有机幼苗基质(有机质含量≥30%,重16.5±0.5kg,50L/袋)6~7袋,备种子40~50g。播种时间为10月上中旬。其育苗技术要点如下。
  ①拌料 将1袋育苗基质喷水5~6kg,搅拌均匀,以基质手握成团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
  ②装盘 将拌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稍加振摇让基质填实,再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中都平整填满基质。
  ③压穴 以利于将种子插入其中,方法是将4~5张叠在一起的穴盘,覆盖到装满基质的穴盘上,轻轻用力向下挤压即可。
  ④播种 播种前晒种1~2天,去除破籽、秕籽及杂质。播种时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每穴播种1~2粒,避免漏播。
  ⑤盖种 播种后用原配制好含水的基质覆盖穴盘内种子,用刮板从穴盘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基质,小孔穴整平即可。
  ⑥布盘 大棚内苗床要平整,畦面铺一层地膜,然后排放已播种的穴盘,双盘排列,宽1.1m左右,长度不限。
  ⑦补水 用小孔眼喷壶喷洒30%苗菌敌1000倍液,将基质喷湿透,然后在穴盘上覆盖地膜,并关闭大棚增温保湿,促进出苗。
  ⑧苗床管理 出苗前棚温保持28~32℃,70%幼苗顶出基质时揭开地膜,适当补水,确保齐苗、全苗,全苗后保持白天22~25℃,夜间18~20℃。苗床基质发白时适量补水,并注意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防治苗期病虫害。
  3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沙壤土栽培青椒,要求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一般定植前15~20天(11月上旬)每667平方米基施腐熟鸡粪1~2t或菜籽饼150~200kg,45%三元复合肥50kg加硫酸钾15~20kg,一般将肥料的2/3施人耕耙,1/3施入定植行间。注意肥土混合均匀。
  4 双大棚搭建方法
  双大棚为南北走向,11月中旬应用青竹(直径3cm)搭棚,竹子入土深度30~40cm,间距1m。内层大棚宽度4.5m,顶膜5m宽,裙膜1m宽;外层大棚宽度5m,顶膜宽6m,裙膜宽1m;内外大棚顶层农膜间距20~25cm、底边农膜间距15~20cm,大棚顶高1.6~1.8m,长度100~150m。每667平方米选用96%金都尔40~50ml对水40kg喷洒畦面,防除杂草,然后覆盖地膜。与此同时,健全四周水系。
  5 合理密植
  11月下旬定植,苗龄50~60天,一般行距45~50cm、株距30~35cm,667平方米栽4000穴。苏椒5号双株定植。定植后浇足底水,封好定植孔,并在畦面搭建小拱棚,闭棚增温,形成4膜覆盖。
  6 加强田间管理
  ①温度调节 一般定植后5~6天,白天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缓苗,保持白天棚内气温30℃左右;缓苗后,应及时通风散湿,前期上午棚内气温上升到25℃时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5℃时闭棚,白天棚内气温掌握在25~30℃,夜间不低于13℃。越冬期间,注意防风灾、雪灾、冻害。特别是天气预报外界夜温极端值降到零下8℃,则要认真检查大棚四周,不能漏风,夜间在小拱棚上增加一层旧薄膜或遮阳网防寒。立春后气温回升,进入开花结果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晚不低于15℃;3月底4月初撤去小棚,4月下旬撤去内层大棚。大棚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保留顶膜,撤去裙膜,昼夜通风。
  ②及时整枝 为减少养分消耗,防止徒长,门椒采收前,应及时打掉门椒以下部位的侧枝和腋芽,生长中后期剪去下部部分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③肥水管理 门椒采收前不追肥不浇水。门椒采收后,根据长势,每采收1~2次,适当进行根外叶面追肥1次,通常采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爱多收5000倍液或惠满丰800倍液喷雾。开花结果盛期,在青椒行间每667平方米穴施45%硫酸钾复合肥20~25kg+尿素10kg。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及时引水抗旱;有条件的农户在青椒行间应用地膜下软管滴灌,节本增效,降低湿度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萱草的养殖管理

上一篇:

温室养殖天竺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