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绿菜花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11-23 14:46:16浏览:2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此病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渍状,迅速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处发病,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病
    此病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渍状,迅速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处发病,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病情严重时全株萎蔫死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绿菜花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绿菜花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发病规律
    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浸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种子、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是发病的主要来源。若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出土后,病菌从幼苗子叶边缘水孔侵入引起幼苗发病,逐渐扩展至维管束,引起全株发病。土壤中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到叶片,从叶片上的气孔和水孔侵入引起发病,先浸染少数薄壁细胞,后迅速侵入维管束组织引起系统浸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气温在5℃~39℃均可发病,发病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叶片结露、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侵入。早播、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浇水过多、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害虫危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二、防治措施
    1、选种和种子处理:选用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
    2、直播时可用50%福美双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加强田间管理:重病地块轮作。适时播种,施足粪肥,雨后及时排水,避免过旱过涝,并及时摘除初期病叶,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初浸染源。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用200×10-6农用链霉素溶液,或100×10-6新植霉素溶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至1∶1∶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可收到良好的防效。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绿菜花霜霉病

上一篇:

花椰菜小花球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