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栽种骨碎补?

2018-11-23 14:58:31浏览:84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
   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500-700米。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栽种骨碎补?

如何栽种骨碎补?

  分布范围
  产于辽宁(大连)、山东(崂山、昆箭山、牟平、招远、威海)、江苏(海州)及台湾。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日本。
  槲蕨,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墙上。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中华槲蕨,生于高山地带的石上或树上。
  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大叶骨碎补产于广西、广东,在辽宁、广西、广东使用。
  栽培技术
  繁殖:常用分株繁殖,以5~6月为好。将母株轻轻剥开,分开匍匐枝,
  每盆栽2-3丛,放半阴处,当根茎上萌发出新叶时,便已成活。也可用孢子繁殖,将成熟孢子撒入腐叶土表面,喷雾保湿。一般2个月后长出孢子体。夏季高温,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肾蕨作吊盆栽培时,容易干燥,应多喷水,注意通风。但浇水不宜太多,更不能把植株浸泡在水中。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喷洒防治。出现生理性叶枯病时,注意盆土不宜太湿。
  管理:在培养土中加少量骨粉、蛋壳粉等钙质养分,更有利于肾蕨生长。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土壤使用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微酸性为好。冬季放于窗台阳光直射处,其他季节放于室内散射光处。
  种植方法
  繁殖方法:以根茎繁殖为主。
  1、选地与整地:宜选林下含腐殖质多的砂砾土为好。全垦后除去杂草树根,碎土耙平,施农家肥作底肥。种植地宜按水平线开排水沟,以利水土保持。
  2、根茎繁殖: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应选健壮、芽饱满的根茎作种用。将根茎截成长15厘米左右,每段具2-3节,可直接种植于大田。按株行距各40~45厘米开穴,每穴种1-2段,宜浅种,不要过深。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种植返青后至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因根茎向上横生,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害根茎。经常湿润。如种植地无荫蔽时,需搭荫棚,荫蔽度宜50%左右。
  2、病虫防治
  夏季常发生叶斑病,叶片呈现黑褐色斑点,可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肉苁蓉如何栽培?

上一篇:

花椰菜黑根的发生及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