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用大豆锈病

2018-11-23 17:12:35浏览: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病原】 Phakopsora pachyrhizi【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


【病原】
Phakopsora pachyrhizi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即夏孢子 ,致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叶柄和茎染病产生的症状与叶片相似。

【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靠夏孢子进行传播蔓延,至于冬孢子的作用尚不清楚。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害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如绪云豆、包罗豆、兰溪花皮青豆、中黄2号、中黄3号、中黄4号、九丰3号、长农7号、三明雁鹅包、南雄黄豆等。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高畦或垄作,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

上一篇:

菜用大豆叶斑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