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

2018-11-23 17:36:21浏览:4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为害症状】:不同于茄类镰刀菌豌豆专化型引起的根腐病。尖镰刀菌侵染引起的萎凋病或称根腐病,发病晚,地上
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

【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为害症状】:不同于茄类镰刀菌豌豆专化型引起的根腐病。尖镰刀菌侵染引起的萎凋病或称根腐病,发病晚,地上部由下向上扩展,叶片卷曲褪绿后逐渐萎蔫,根部染病呈浅褐色至褐色,接种20天后病株率67%,病情指数30上下。

【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肥料中或种子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在0~25厘米耕作层,翌年种子发芽时,耕作层病菌数量迅速增多,其初侵染过程是:在接种24小时后,豌豆尖孢镰刀菌从豌豆幼苗根部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和根毛后区均可成功侵染。但各侵染区的情况因细胞壁的木质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当菌丝从根冠、分生区和幼根毛等薄壁细胞组织侵入时,菌丝形态未见异常变化,可从细胞间隙或细胞壁直接侵入,通常菌丝顶端呈锥形,寄主细胞反应亦不明显,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壁内侧原生质有颗粒状抗性物质产生。而当菌丝从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后区及木质化根毛侵入时,通常菌丝顶端明显膨大呈“头状”,附着于寄主细胞壁,后产生一个极细的侵入丝,穿透木质化的细胞壁而进入寄主细胞,当侵入丝进入细胞壁后呈卵形膨大,迅速杀死寄主细胞,后进一步向内部细胞侵入。初侵入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在菌丝侵入点上产生一个乳状突起(Papilla),阻止菌丝进入。当菌丝进入寄主体内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时,薄壁细胞亦可直接侵入,木质化细胞在菌丝通过细胞壁时明显缢缩。见图3~10。该病属弱寄生性一环境主导作用发生型病害,病原寄生性不强,寄主植物由于受到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生理生化代谢受到干扰和破坏,致原有的抗性减小而感病,外界条件变化对其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不会发生,只有在低温、湿度过大,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豌豆尖镰刀菌萎凋病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改良土壤。   
(2)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转化。   
(3)实行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故忌连作;
药剂方法
(1)播种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可推迟发病约1个月。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国槐的养护方法

上一篇:

软枝黄蝉的日常管理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