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山荆子的栽培技术

2017-12-02 13:53:55浏览:1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山荆子,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

  山荆子,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幼苗可供苹果、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是很好的密源植物;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板、细木工、工具把等;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也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山荆子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种子的层积处理


  选择当年新采的山丁子种子,要求籽粒饱满,发芽率在90%以上。层积处理的时间一般在11月末-1月末均可,种子层积前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使之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将浸好的种子与细沙按1:5的比例混拌均匀,水分达到手握成团不散即可,装入编织袋中。平放至室外阴凉处50cm深的坑中,上埋土与地表平略凸为好。


  2、播种与苗期管理


  每年3月20日-30日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前先做育苗床,深翻耙平,做成1.0m×10m床,床高10cm。灌足水,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和65%的代森锌粉剂按1:1混合,进行床面消毒,按8g/m2用药量加细土4kg拌匀,撒于床面。取层积好的种子连沙子一起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用1:1的细土和细沙子覆在种子上面,覆土0.5cm,播种量为100g/m2。


  最后用槐树条支拱,上覆盖1.2m宽的普通地膜。播种后7天左右幼苗开始出土,控制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不低于12℃,保持床面土壤温润。苗长出3-6片叶时即可移栽,过晚影响幼苗生长,更不利成活。移栽前15-20d注意控制浇水,放风炼苗。栽前7天撤下地膜,喷一次苗菌敌1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同时加入叶面肥一起喷施,以利幼苗生长。发现杂草及时拨出。


  3、露地移栽及管理


  苗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灌水排水方便,地下水位在1-1.5m以下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的地段,结合深翻整地,施有机肥3000-5000kg/666.7m2,然后做成行距为60cm的垅。在垅上开沟15cm深,随后向沟中灌水,把幼苗栽于沟两侧,形成大垅双行,株距6-7cm,苗栽后随即培土封垅,以利缓苗,以后每隔4天左右灌水或喷水一次,30天内保持土壤不见干。


  移栽10天后,及时喷1次50%的多菌灵1000倍液与蚍虫啉1000倍液混合,防治病虫害。以后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再决定。此外苗期还应及时除草、松土、视苗木长势进行1次土壤追肥或叶面喷肥。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短穗鱼尾葵的栽培技术

上一篇:

花楸如何栽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