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百脉根的培养技术

2018-02-28 14:32:58浏览:88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百脉根又叫五叶草,乌足豆。原产于欧、亚两洲温暖区域,现世界各国广泛培养使用。引入种适应性强,产值高,是贵州培养使用和

  百脉根又叫五叶草,乌足豆。原产于欧、亚两洲温暖区域,现世界各国广泛培养使用。引入种适应性强,产值高,是贵州培养使用和草山改进的一种优秀豆科牧草。百脉根耐贫瘠、固土防冲刷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耐湿、耐荫、可在林果行间栽培。现将百脉根的培养技术介绍如下:


百脉根的培养技术


  1、耕作


  百脉根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粘壤土,贫瘠地,排水不良的低湿地,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均可栽培。种子细微,麦苗纤细,出土能力差,要求精密整地,才干确保全苗。在上年前作收成后即应伏耕、秋耕、灭茬除草。旱作地秋季耙耱。保墒蓄水,冬季打压保墒,灌区要进行冬灌泡地,冬春耙耱打压保墒。翌年耕种前进行浅耕整地,到达土块细碎,地上平坦。


  2、上肥


  百脉根耕种后,使用年限较长,耗肥量较大,要结合秋耕深翻一次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规范过磷酸钙25~50千克,过磷酸钙须事前与有机肥混合,洒水使其湿润,堆积腐熟发酵20~30天再施用。播前结合深耕,每亩施硝酸铵5~10千克,促进麦苗成长。


  3、管理


  幼苗成长缓慢,易受杂草损害,要及时中耕,松土锄草,禁止放牧,蹂躏破坏麦苗。草地建植后,也不能放牧使用过重,或在灌水,降雨后放牧,免损活力。每次放牧使用后,要距离半月,以恢复再生。每次放牧或刈割后,灌区要结合灌水追肥,旱地要使用降雨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0~15千克,磷二铵或硝酸铵4~5千克。刈割留茬5~8厘米,放牧留茬10~15厘米。


  4、收获


  花期长,种子老练不尽一致,老练后易裂荚落粒,在70%的果荚变为黑褐色时,即可刈割收种,有条件可随熟随收,分期进行。人工草地用于刈割使用的适合期为初花期至盛花期,用于放牧使用开端期为分枝期至孕蕾期,或草层高度达20厘米时适度放牧,切忌重牧或降雨、灌水后放牧。


  根茬地肥效很高,常与禾谷类粮草作物和经济作物轮作倒茬使用。种子田和水土保持栽培地是杰出蜜源地,花期降临,将蜂箱运置四周,促进传粉,增加种子产值,充分使用蜜源。


  5、常见虫害


  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苜蓿籽蜂、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百脉根的栽培技术,大家都学会了吗?在这里小编也提醒大家,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可向当地专家或者有种植经验的人来进行咨询了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黄芩的高产种植技术

上一篇:

草果的种子和分株繁殖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