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菠菜株腐病

2018-11-24 14:15:33浏览:3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症状】 菠菜株腐病又称立枯病,是苗期重要病害。刚出土幼苗染病,子叶开始萎蔫,后植株从根际处倒伏或枯死;大苗染病,下部叶

【症状】  菠菜株腐病又称立枯病,是苗期重要病害。刚出土幼苗染病,子叶开始萎蔫,后植株从根际处倒伏或枯死;大苗染病,下部叶片黄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主根呈黑褐色腐烂,致植株逐渐干缩枯死、倒伏在土面上。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可分做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Bsp—5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AG2—2引起根腐病,AG2—2担孢子还可引起叶枯病。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微米,其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ls (Frank) Donk称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 7.5~12×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立枯丝核菌是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紧密地和菌丝密集而形成菌丝结。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明确。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 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除为害冬瓜、节瓜外,还可侵染黄瓜、玉米、豆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用52℃温水浸种60分钟,适当加大播种量。(2)加强栽培管理,每亩施用硼砂0.1-0.6公斤,喷施天达2116,可提高抗病性。(3)发病初期喷施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嘧菌脂悬浮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菠菜根结线虫病

上一篇:

菠菜叶点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