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生姜烂脖子病咋防治?

2018-11-24 23:36:47浏览:9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姜最容易得的病就是烂脖子病,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范围广,是生姜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在国内部分产区危害非常严重,让菜农们痛苦不堪,那么生姜烂脖子病咋防治?


生姜烂脖子病咋防治?


  症状描述及表现:


  生姜烂脖子病是生姜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这种病又叫生姜根茎基腐病,是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染性极强,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


  发病规律:


  一是要有病源(病姜种和带菌土)的存在;


  二是要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三是生姜自身的生长状况。


  在有病源在的前提下,温度(特别是土温)和降雨量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二个重要因素尤以雨后姜田积水,又遇烈日曝晒大发生最为严重。此外若姜块自身抵抗力差,例如:姜块处于膨大期,外皮出现伤口,则均易于侵染形成病害。


  经实践及试验证明:一般旬均温达24℃左右时,病害开始流行,当气温在26-31℃,具有充足的水量,形成田间积水时,病害迅速发展蔓延。高温多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剧烈利于本病发生流行。


  此外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也有关系。6—7月间,如果在10—12天内,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左右田间即可出现病株,大雨过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1次发病高峰。植地连作、低洼、土质粘重、无覆盖物、偏施N肥的发病率高;中心病株出现早,病菌再次侵染的次数多病害发生也严重。


  防治方案:


  配方1:【姜瘟1号1】150倍+【助剂1号】750倍+【死棵2号】150倍;配方2:【姜瘟1号1】150倍+【助剂1号】750倍+【菌剂1号】150倍;


  具体用法:


  喷雾:整个地块全部喷雾,叶片、茎秆及茎基部、地面都要喷雾到位。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其发病周围3-5米植株、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灌根用量:每株灌药液8两--1斤水,灌透为主。


  注意:


  1、发病控制住后的第一次浇水、和第1次培土后,必须再巩固用药1次。


  2、死掉或者严重植株,挖出病穴及周围植株继续进行灌根。拔除时注意,切忌用手直接拔苗子,而应用铁锹将一整棵,连同大姜根系周围的土壤一块铲出去并掩埋,以防病菌扩大传播。大姜姜瘟病易在酸性土壤环境下发生,建议在铲除后的坑内撒施生石灰杀菌消毒。


  为了加强处理土壤的效果,建议先用沙土回填至坑内与地表平齐,而后再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周边压实,以后浇水时,水流从薄膜上直接流过,减少病菌传播几率。 大面积死亡的,一定要进行病键区隔离,圈内病区,健康植株也适当圈起来,然后撒施石灰薄膜覆盖。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生姜烂脖子病的防治要点,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止生姜烂脖子病危害,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生姜如何科学预防烂芽烂姜?

上一篇:

如何预防生姜花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