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褐斑病

2018-11-25 11:50:05浏览:5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番茄褐斑病侵染循环】:番茄褐斑病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于田间越冬,翌年直接发芽或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是初次侵染来
番茄褐斑病

【番茄褐斑病侵染循环】:
番茄褐斑病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于田间越冬,翌年直接发芽或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是初次侵染来源。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及灌溉水传播到寄主,从寄主的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条件适宜时2~3天即可染病,进行再次侵染。

【番茄褐斑病发病条件】:在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1 气候条件:病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高温高湿,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病害易流行。   2 栽培条件:菜地潮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肥料不足、密度大,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番茄褐斑病为害症状】:叶上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1~10mm,灰褐色,周缘明显,中间凹陷变薄,有光亮,叶片背面尤为显著。大病斑有时呈现轮纹。高温高湿时,有灰黄色至黑褐色的霉。叶柄、果梗和茎受害,病斑凹陷,灰褐色,大小不等,呈长条状,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黑霉。果实发病,形成不正形小病斑,呈水浸状,光滑,扩大后形成深褐色的硬疤,大的病斑直径可达3cm,病部生暗褐色霉状物。

【番茄褐斑病防治方法】:
防治番茄褐斑病应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技术。   
1. 选用抗病品种:如粤农2号和早雀钻及杂交一代比较抗病。   
2. 轮作: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2~3年。   
3. 加强田间管理:挖好排水沟,高畦或高垄栽培,防止畦面积水。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透性。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收获结束后清除病残体并烧毁,或集中堆制沤肥。   
4. 药剂防治:可选用0.5:0.5:100倍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混杀硫(甲基硫菌灵异硫碘复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 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番茄银叶病

上一篇:

西红柿晚疫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