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裂果病

2018-11-25 11:51:49浏览:3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危害。果实产生裂痕后,使果实降


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危害。果实产生裂痕后,使果实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症状表现】
番茄顶裂果,指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成熟果实脐部像猫爪子的掌面一样七翻八裂。番茄纹裂果,指果实表面产生条纹状裂纹,根据开裂部位和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放射状纹裂、同心圆状纹裂和条纹状纹裂,有时几种纹裂同时发生在一个果实上。①放射状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出现轻微裂纹,转色后裂纹明显加深加宽,有时达到很严重的深裂。②同心圆状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在附近果面上发生同心圆状断续的微细裂纹,重时呈环状开裂,多在果实将要成熟时出现。③条纹状纹裂.在果实的底部、顶部和侧面发生纵向、横向或不规则开裂。④番茄横裂果,在果实的侧面有一条由果柄部向果顶部走向的弥合线条。轻者在线条上出现小裂口,重者形成大裂口,有时胎座种子外露。

【分类】:
根据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可分为3种:
一是放射状裂果,它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一般裂口较深;
二是环状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环状浅裂;
三是条状裂果,即在果顶部位呈不规则的条状裂口。裂果发生以后,果实品质下降,病菌易侵入,以致腐烂。

【产生原因】
①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大果型、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②环境条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温过低,尤其夜温长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钙和硼的吸收障碍,花器养分缺少,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大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③缺素所致,土壤中缺钾、钙、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环境条件下造成植株对钙、硼的吸收障碍时,也容易产生裂果。④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2,4-D等进行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也易造成子房畸形发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⑤打顶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发生特点】:
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气(特别是阵雨和暴雨),果皮生长和果肉组织膨大不一致时,膨压增大,出现裂果。冬季寒冷,保护地栽培棚室内昼夜温差太大,亦可导致裂果。番茄裂果还与品种特性有关。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盛期为8~9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果实发育后至转色期。
偏施氮肥、土壤忽干忽湿、雨后积水、整株摘叶过度、温度调控不当等的田块发生严重。年度间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抗裂品种,一般选择果皮厚的中小型品种。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温度不要过高或者过低,白天温度保持在2-4℃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夜温不能长期低于8℃。
3、防止强光直射在果皮上。在秋延晚和春提早栽培后期时,不要过早打掉底部叶,可起到为果实遮阴作用。
4、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机肥和质量好的生物肥,改善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叶面应经常补充钙、硼等微量元素。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激素喷花时,浓度不易过大,要针对品种、温度合理确定使用浓度。
7、整枝打杈要适度,保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加强植株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养分集中供应果实造成裂果。
8、用85%比久2000~4000倍液喷施生长中的果实,或用1000倍液的氯化钙溶液涂抹生长中的果实,也可起到防止裂果的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番茄日烧病

上一篇:

番茄脐腐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