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病害高发期 用药防控细管理

2018-11-25 11:55:05浏览:7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寒冬时节,设施番茄正处于各种病害高发、频发的时期。番茄病害频发,除了气候因素,菜农在日常栽培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番茄

  寒冬时节,设施番茄正处于各种病害高发、频发的时期。番茄病害频发,除了气候因素,菜农在日常栽培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防控技术不规范、不注重农业措施、长期过量施肥、大剂量使用劣质农药等。接下来山村网小编会为大家一一讲述。

  一、强化管理:创造适宜生长环境

  种植番茄要想获得较高的收益,管理上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规范生产环节。针对冬季设施番茄种植的实际情况,气候环境的不利因素是管理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日常管理上,防寒保暖、放风调湿、浇水施肥、保证光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菜农务必精心操作,为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其中,光照调控是最为重要的。保证棚室内充足的光照,对于保障蔬菜植株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其方法是,可在棚室的后墙挂一道反光膜,以增加栽培床的光照强度;在晴天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早晚在保证不降温的情况下适当早揭晚盖草苫,经常清扫棚膜,使棚膜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在阴雪天也要适当拉起草苫,适当让蔬菜见光,亦可在棚室内安装电灯,于阴雪天光照弱的情况下,早晚开灯各补光3小时左右 (注意夜晚需保证有8小时左右的黑暗时间)。这样,既可提高棚室内的温度,又可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二、病害防控:以防为主选对药剂

  冬季设施番茄常发的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晚疫病、灰霉病、溃疡病、细菌性斑疹等病害。针对不同病害,专家提出的防控建议如下:

  1.茎基腐病

  近几年来,番茄定植时的茎基腐病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定植后危害最重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为番茄茎基部接近地面处,刚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绕茎一圈,导致番茄整株死亡。湿度大时可见病斑上有白色霉层。番茄茎基腐病病原为疫霉菌,属真菌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病菌喜高温,26℃~30℃时发生最快。特别是定植后大水漫灌危害最重。

  防控措施:定植前药剂消毒,做到无菌苗入地,选用特锐菌30克 培基60毫升,或者高巧20毫升 银法利50毫升 瑞微10克对水25公斤直接喷淋,要保证药液流到番茄苗的茎基部;或者定植前用特锐菌 培基,或者高巧 银法利 瑞微对水蘸根处理。定植时浇小水,避免大水漫灌。

  2.晚疫病

  晚疫病是危害番茄最重的病害。危害番茄茎、叶和果实,发病时常减产20%~30%,严重时可以毁棚。该病多从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逐渐变为暗褐色,病健交界处界限不明显,病斑上无轮纹。高湿时,叶背沿病斑外缘产生白色霉状物,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浸状变为暗褐色,后呈黑褐色,稍凹陷。果实受害,发生暗绿色病斑,病斑稍凹陷,病部呈不规则云纹扩展状,病果质地较硬而不软腐。

  防控措施:先用诺荷1000倍液 喜思安1000倍液,或者霉多克600倍液 万华600倍液喷施,压低病原基数,控制住病害发展;4~5天后喷施银法利600倍液 安泰生600倍液,抑制病原菌滋生,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

  3.灰霉病

  灰霉病是容易引起严重危害造成减产的病害。灰霉病危害番茄以果实发病最重。果实发病多由花器侵入,番茄青果染病,病变部果皮灰白色水渍状软腐,产生灰褐色霉层。有时病菌可直接侵染刚形成的幼果,但以后不再扩展,果实可继续发育,成熟时果实上形成圆形、外缘淡绿色、中央银白色、直径1厘米左右斑点,俗称鬼脸斑。

  防控措施:在发病前预防最佳的措施就是采用生物方法,即在发病前,叶面喷施特锐菌1000倍液,先将特锐菌接种到植株上,这样灰霉病的病菌就能被特锐菌直接寄生,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但不治病;如果已经发病,直接喷施应急克1000倍液,或者诺荷1000倍液,直接杀死病原菌,3~4天后,喷施扑海因800倍液 果多鲜1500倍液,控制病情发展,延长药效。

  4.溃疡病

  茎叶果均可受害,成株染病初期下部叶片凋萎,茎内部变褐色,逐渐产生空腔,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并有不定根产生。茎部受害,病菌沿着维管束传播,致使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果实受害果面上出现白色突起的斑点,逐渐变褐色。溃疡病由细菌侵染引起。病菌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由伤口侵入,也可由叶片毛状体侵入。通过整枝打杈传播蔓延。保护地内湿度大,结露时间长易发病。

  防控措施:定植时,增加有益微生物的使用,每亩穴施培元3公斤 特锐菌30克,或者益微500克,以菌治菌,防止病菌侵染,效果最好。番茄开花坐果期,补充微生物菌剂,喷淋或浇灌特锐菌或者益微。对于较常年发病严重的地块,直接加入万家500倍液或者诺荷1000倍液,杀死病原菌,保证药液流到番茄根部,隔10天左右一次,连灌2~3次,可有效预防。

  三、生理病害:循因防控精心管理

  番茄常见的生理病害经常在管理粗放的棚内发生。因此,防控生理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生理病害发生,减少损失。

  1.畸形果

  果实畸形大多是由苗期、花期温度低、光照弱、肥水管理失衡,以及前期花芽分化受阻及花芽营养过多等造成的。

  防控措施:育苗时苗床要光照充足并适量通风,培育适龄壮苗。在肥水管理方面,采用配方施肥,可补充有益菌,平衡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满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条件。如果幼苗出现徒长,勿过分喷施控长类的激素,而应在加强通风、适当控湿的基础上,喷施安万思 培盛,或者拿敌稳 瑞培乐,这样既可提高幼苗质量,又不影响花芽分化。

  2.果实筋腐病

  筋腐病是番茄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匀,有绿色斑块,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变褐坏死。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环境条件对发病影响很大,光照不足,气温偏低,连续阴天,容易发病;同时地温低,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通风不良,氮肥过多,施肥比例不平衡,土壤中缺微量元素,也易发病。

  防控措施:发病重的温室定植时使用特锐松1公斤或者松土精1公斤缓解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问题;同时降低施肥量,叶面喷施培盛 钙每思,或者沃生钙 佳园二氢钾,15~20天一次,连续喷2~3次,可缓解筋腐病的发生。

  3.裂果

  裂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果蒂为中心向外形成放射状或同心圆状裂沟;另一种为果实表面形成的横状的小裂口。前一种发生原因跟水分有直接的关系,土壤水分忽高忽低,果皮表面硬化,果实膨大,果皮胀裂;后一种为缺硼的典型症状。

  防控措施: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同时底施或追施汽巴硼锌肥200克/亩,整个生长季节使用2次,可以减轻裂果现象;花期喷施瑞培硼1500倍液,每15天一次,连喷2次,坐果后喷施瑞培钙1500倍液,每15天一次,连喷2次,也可以减轻裂果的发生。

  4.空洞果(空心果)

  造成番茄空洞果的原因较多:开花期的高温使受精不完全,种子形成较少,易成空洞果;高温或低温时,水肥供应不足,使果实中养分亏缺,供应不足;施用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过旺,果实膨大时水肥供应不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果实生长迅速,致使养分分配失调。

  防控措施:底施益微增产菌500克/亩,或者培微1公斤,并加强后期管理;喷花时降低激素浓度,能有效地减少空洞果的问题。

  5.脐腐病

  果实脐部出现暗绿色斑,逐渐扩大,达l~2厘米,果实其他部分可继续增大,并提早转红,最后病斑变为褐色或黑色,果脐扁平。造成脐腐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土壤中可吸收的钙质不足,或植株吸收钙的能力下降,使果实细胞失去控水能力,造成脐腐病。

  防控措施:定植前期合理使用氮肥和钾肥;坐果后30天是番茄吸收钙质的关键时期,此期间要保证钙的供应,可用瑞培钙或者钙每思叶面喷雾施肥,一般从开花期开始,每隔15天1次,共用2~3次。

  另外小编要特别提醒菜农,应该针对恶劣气候条件加强管理,满足番茄正常的生长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合理选择药剂,抓紧防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樱桃番茄苗期病害

上一篇:

番茄木栓化硬皮果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