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

2018-11-25 11:56:06浏览: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症状】 植株的所有部位几乎都能发病。叶片发病最初出现许多小型褪绿水浸状圆斑,随病情发展,病斑变为褐色,稍凸起,呈疮痂状


【症状】
植株的所有部位几乎都能发病。叶片发病最初出现许多小型褪绿水浸状圆斑,随病情发展,病斑变为褐色,稍凸起,呈疮痂状。茎部感病会出现褐色条斑,后期病部木栓化,有时纵裂。果实染病,表面出现小的圆形斑,稍隆起,有时病斑连片,表面木栓化、深褐色、疮痂状。

【发病规律】
此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还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病菌从叶片上的气孔侵入,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浓借雨水飞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高温多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所以,疮痂病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1、施肥:重施有机肥,并注意平衡施肥。秋季每亩施入3~5方有机肥。土层深厚的壤土地可以撒施后深翻,砂、粘、碱性土壤应采用挖沟改土施肥的方式进行。发病严重者可花前株施100~200克四硼酸钠(硼砂)。发育期不追速效肥,如树势较弱则可于发育前期追施氮、磷复合肥(盛果期树株用量不超过 3公斤)。

2、冬剪和疏花疏果:冬剪注意枝组的合理分布,以保证冠内的通风透光。每亩留果量不超过14000个,产量控制在3500~4000公斤。

3、套袋:选用透气性、透光性较好的果实袋(透光率在10%左右),也可以选用内层涂有活性物质的果实袋。套袋时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4、种子消毒 播种前先把种子在清水中预浸10~12小时后,再用l%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播种。也可用先在52℃温水中浸种30分钟,再移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

5、加强管理 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以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加速病菌死亡;定植以后注意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雨后注意排水。

6、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和降雨后及时喷洒农药,常用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2%多抗霉素800倍液,或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401”抗菌剂500倍液,或40%细菌灵8000倍液,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地表,使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为好。每7天喷l次,连喷3~4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设施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的识别技巧

上一篇: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