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茄子白绢病

2018-11-25 13:26:52浏览: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茄子白绢病为害症状】:茄子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褐色腐烂,并产生白色具光泽的绢丝状菌丝体及黄褐色油菜籽状的小菌
茄子白绢病

【茄子白绢病为害症状】:
茄子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褐色腐烂,并产生白色具光泽的绢丝状菌丝体及黄褐色油菜籽状的小菌核,严重时叶柄、叶片凋萎,最后干枯脱落或整株枯死。

【茄子白绢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侵入,潜育期3~10天,出现中心病株后,地表菌丝向四周蔓延。发病适温30℃,特别是高温及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在夏季灌水条件下,菌核经3~4个月就死亡。该病在高温多湿的6~7月易发病。

【茄子白绢病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浇水。定植前要施足腐熟有机肥。定植要选用大苗、病壮苗。定植后3~4d选择晴天上午浇1次水,并及时排湿,直到门茄“瞪眼”再开始浇水追肥。茄膨大前需水少,不浇水,门茄膨大后需要水,要多浇水。一般随采收5~6d浇1次混水(即追肥水),然后再浇1次清水,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小水勤浇,浇后中耕,使土壤透气,利于根系生长。按此法管理的5座温室,茄子白绢闰发病株率均在1%以下,而突击定植的8座温室病株率达10%~20%。   (2)拔除中心病株。中心病株是病害发生的信号,要准确识别,及早拔除,进行深埋或火烧,并用三石灰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1∶120比例拌细土,撒施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病田可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加农用硫酸链霉素4克加15%恶霉灵水剂4毫升喷洒地面、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d1次。   
(3)加强栽培管理。栽培管理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要按大小苗分别定植。选择晴天上午热土移栽,对移栽苗营养钵提前浇水,使土块成团,不分根。整地要细致,做畦平直,放腐熟有机肥,适时放风排湿,交换气体。定植穴用细土封实,早揭苦、晚盖苫,增加光照时间,阴雨天要揭苫,争取散射光等。采用这些管理技术,可促进植株长势好,提高抗病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上一篇:

茄子半边疯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