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茄子绵疫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2018-11-25 13:53:10浏览:9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绵疫病是茄子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菜区均有发生。病害流行时可使大量茄果在田间、贮运和销售中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绵疫病是茄子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菜区均有发生。病害流行时可使大量茄果在田间、贮运和销售中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也可侵染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



    一、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茎和花器等部。果实以近成熟时较感病,因此在田间以中下部果实受害较多。最初出现约1厘米大小的暗污褐色、湿润状不定型或近圆形的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果面,使整个果实变污褐色而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白色霉层。


    烂果容易脱落,但也有少数成僵果挂在枝上的。叶片染病出现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的污褐色较大的病斑,有较明显的轮纹,潮湿时亦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嫩枝染病产生不定型暗污褐色病斑,若环绕1周可使嫩茎缢缩枯死。


    二、病原


    绵疫病的病原是寄生疫霉菌,属于鞭毛菌的一种真菌。菌丝体丝状,无隔膜。孢囊梗简单、短菌丝状,长度(100~300)微米×(3~5)微米,从寄主的孔口伸出。孢子囊顶生,少数侧生或间生,卵圆形或近球形,大小(28~59)微米×(24.8~43.5)微米,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长出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可形成淡黄色、圆形的厚壁孢子。卵孢子圆球形、淡黄色、壁厚而平滑,直径约30微米。


    三、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壁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在保护地条件可周年发生。生长季开始,在温度适宜,有雨水和湿度大的条件下,越冬菌源长出孢子囊,经气流、风雨、农事操作传播,也可随水滴溅落到果实上直接侵染果实发病。


    孢子囊萌发释放出多个游动孢子,游动片刻后鞭毛收缩成休止孢,然后又萌发长出芽管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孢子囊,在同一生长季可进行频频的再侵染。


    当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容易发生流行。特别是高温期遇大雨后转晴,气温骤升,加上土壤蒸发湿气大,这种闷热潮湿的田间小气候,特别有利于病害暴发性流行,侵染1~2天即可显症,此外,连作重茬、通风透光不良、土壤黏重、栽培过密、偏施氮肥、管理粗放都易加重病情。


    四、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茄科、瓜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2.加强管理。采取高垄覆膜栽培,防止大水漫灌、积水和土壤中的病菌溅到果实上;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及残株,减少菌源;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加强放风,降低温室内的湿度。


    3.药剂防治。在植株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应进行1次预防性喷药。发病初期,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img65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7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茄子烂杆为什么治不住?

上一篇:

茄子难坐果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