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2018-11-25 18:52:53浏览:98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措施具体介绍如下:金针菇丛枝病
  发病原因: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抑制了菌盖的生长,此病害多见于环境空气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内。
  袋栽或瓶栽金针菇,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转向子实体形成时,即原基出现后,应保持适当通风和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并降低菇房湿度,这一阶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内外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积累过高,氧气不足和缺乏弱光刺激,加上湿度过大,导致子实体畸形生长,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并在顶端不断产生分枝。
  防治方法:
  1、出菇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2、瓶栽金针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首先要进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养,然后再套袋长菇。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袋子换气1~2次。
  3、袋栽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前期,要立即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把覆盖物掀开,使菌袋内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菌盖的分化和菌柄的增粗。待菌盖发育正常后再按商品菇的栽培管理方法管理。一旦发现菇蕾生长不正常、菌柄顶端产生分叉并下垂时,要及时清除,重新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仍可正常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阅读了此文章的用户还查看了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芹沤根的防治措施

上一篇:

暴雨过后水蕹菜白锈病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