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国绿刺蛾

2018-11-26 18:21:00浏览:4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绿刺蛾(Latoia sinica)又名褐袖刺蛾、小青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华北、山东、四川、贵州、湖北、江西等地。幼虫


中国绿刺蛾(Latoia sinica)又名褐袖刺蛾、小青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华北、山东、四川、贵州、湖北、江西等地。幼虫危害栀子花、桃、核桃、梨、李、樱桃、紫藤、杨、柳、榆等。幼虫啃食寄主植物的叶,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头和胸绿色,前翅基部褐色,外绿黄色,有褐色边,呈曲线状,其他为绿色,后翅和腹部黄色。卵扁平椭圆形。幼虫头小,棕褐色,缩在前胸下面,体黄绿色,前胸盾具1对黑点.背线红色。蛹短粗,初淡黄,后变黄褐色。茧扁椭圆形,暗褐色。

【发生规律】

北方每年发生l代,江西2代,以前蛹在茧内越冬。l代区5月份陆续化蛹,成虫6—7月份发生,幼虫7—8份月发生,老熟后于枝干上结茧越冬。2代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6—7月份,7月中下旬化蛹,8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8月底开始陆续老熟结茧越冬,但有少数化蛹羽化发生第3代,9月上旬发生第2代成虫,第3代幼虫11月老熟于枝干上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卵多成块产于叶背,每块有卵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低龄幼虫有群集性,稍大分散活动为害。

【防治方法】

1、结合冬季修剪,如发现枝干上绿刺蛾越冬茧。要及时采集。

2、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茧,清除干基周围表土等处越冬茧集中烧毁。低龄幼虫喜群集为害,结合桃园田间作业,及时剪除群集在—起的低龄幼虫集中销毁。

幼虫低龄期及时喷施下列药剂: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溶性粉剂l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2.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4000—5000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萝卜地种蝇虫

上一篇:

萝卜菜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