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瓜 烟粉虱

2018-11-26 21:52:46浏览:87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烟粉虱【害虫名称】: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寄主】:寄主植物1978年记载的有63科307种,1986年为74科420种,其中农作物主要

烟粉虱

 

 

【害虫名称】: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 【寄主】:寄主植物1978年记载的有63科307种,1986年为74科420种,其中农作物主要有烟草、棉花、甘薯、蕃茄、西葫芦等。 【形态特征】:烟粉虱的个体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时强烈凹入,皿状孔末端有小瘤状突起而无横脊纹。虫体白色,体表无蜡质分泌物。成虫:体长约1 mm,体及翅覆有细微的白色蜡质粉状物,体淡黄色;复眼肾脏形,黑红色,单眼2个,靠近复眼;触角发达,7节,白色。翅2对,休息时呈屋脊状。翅脉简单,前翅有纵脉2条,后翅 1条;跗节2节,约等长,端部具2爪,并有爪间鬃。雌虫尾端尖形,雄虫呈钳状。卵:长约0.2 mm,弯月状,以短柄粘附于叶背。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黑色。若虫:共4龄,各龄虫的形态变异较大,每一种形态均与寄主植物的叶面性质有关:在光滑无毛的叶上,体型较大,边缘整齐,背刚毛短,而具毛叶上的体型较小,边缘深陷,背刚毛长。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灰白色,稍透明,有3对胸足,体周围有蜡质短毛,尾部有2根长毛,能活动。2龄以后触角与足等附肢消失,仅有口器,若虫固定在叶片背面取食,很象介壳虫,体色灰黄色。末龄若虫称为伪蛹,长约0.7 mm,椭圆形,后方稍收缩,淡黄色,稍透明,背面显著隆起,并可见黑红色复眼。蛹壳卵圆形,长0.8~1 mm,全体淡黄色,中胸部分最宽,中胸缝及横缝不及亚缘部,中、后胸及腹部各节在背面清晰可辨。 【发生规律】:烟粉虱具有特强单性繁殖力、是抗药性最强的害虫种类之一,世代重叠、虫态历期短、即使化学防治取得效果,只要有少量虫口残存,极易在短期恢复虫口密度,对作物造成危害。适宜发生的环境条件是20-30℃,相对湿度40-80%。 【为害特点 】:烟粉虱的为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为害即是吸取寄主植物叶内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间接为害是指,一方面其排出的大量蜜露招致灰尘污染叶面和霉菌寄生,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另一方面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引起寄主植物的病毒病发生。成虫、若虫在植株叶片和嫩茎上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如受害棉花的棉絮布满蜜露,纤维受到严重污染。若虫吸食时所分泌的唾液会破坏叶绿素和淀粉,有时使细胞的质壁分离,所以受害叶常出现褪绿斑,气温低时出现黑红斑。不同寄主植物受害后的症状不尽相同:叶菜类植物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根茎类植物表现为白化、无味、重量减轻;果菜类植物表现为果实成熟不均匀(如番茄)或叶片表现为银叶(如西葫芦);花卉植物表现为白茎、叶片黄化落叶;棉花叶正面出现褪色斑,虫口密度高时有成片黄斑出现,严重时导致蕾龄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这是烟粉虱的直接为害。传播植物病毒病是烟粉虱的间接为害。烟粉虱可在30种作物上传播70种病毒病,传播病毒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比直接为害还要严重。烟粉虱在北京的蔬菜上严重为害,黄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芦等受害较重,有时损失可达七成以上。 【防治方法】:每亩选用48%毒死蜱乳油40-50毫升,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或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或2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20毫升。手动喷雾每亩用水量40-60公斤,机动弥雾每亩用水量20-30公斤。喷药要均匀,确保叶背喷到药。间隔7-10天再用一次药,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铃虫

上一篇:

葫芦菜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