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瓜褐蝽

2018-11-26 21:53:11浏览:1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瓜褐蝽【害虫名称】:瓜褐蝽【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5~19毫米,宽9~10.5毫米,长卵形,紫黑或黑褐色,稍有铜色光泽,密布

瓜褐蝽

   【害虫名称】:瓜褐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5~19毫米,宽9~10.5毫米,长卵形,紫黑或黑褐色,稍有铜色光泽,密布刻点,头部边缘略上翘,侧叶长于中叶,并在中叶前方汇合,触角5节,基部4节黑,第5节桔黄至黄色,第2节比第3节长。前胸背板及小盾片上有近于平行的不规则横皱。侧接缘及腹部腹面侧缘区各节黄黑相间,但黄色部常狭于黑色部分。足紫黑或黑褐色。雄虫后足胫节内侧无卵形凹,腹面无“十”字沟缝,末端较钝圆。卵长1.24~1.27毫米,宽0.95~1.18毫米,似腰鼓形,初产时天蓝色,后变暗绿,近孵化时土黄色。卵表面密被白绒毛。一龄若虫体长3毫米,椭圆形,头及胸部背板黑色,腹部背面褐红色。触角4节黑色。胸背板侧缘具黄褐色边及1小锐刺;后胸背板宽于中胸。腹部背面各节中部有横形黑斑。二龄若虫体长4.3毫米,触角基部3节黑,端部第4节橙红色。前、中、后胸背板侧缘各具黄褐色边,前胸背板侧缘近中部内凹,腹部背面第1~2节横形黑斑中断。三龄若虫体长5.5~6.5毫米。后胸背板狭于中胸背板。四龄若虫体长8.5~10毫米,头及前胸背板暗黄褐色至黑褐色,腹部土黄色,翅芽伸过腹部背面第2节前缘。前胸背板侧缘及翅芽的前、外缘具暗桔红色的窄边。五龄若虫体长11~14.5毫米。翅芽伸过腹部背面第3节前半部,小盾片显现,其余特征同前几龄。腹部第4、5、6节各具1对臭腺孔。 【生活习性】:该虫在河南省信阳以南,江西以北年生一代,广东、广西年生3代。以成虫在土块、石块下或杂草、枯枝落叶下越冬。发生一代的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始活动,随之迁飞到瓜类幼苗上为害,尤以5、6月间为害最盛。6月中至8月上旬产卵,卵串产于瓜叶背面,每雌产卵50~100粒。6月底至8月中旬幼虫孵化,8月中旬至10月上旬羽化,10月下旬越冬。发生三代的地区,3月底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代多在5~6月间,第二代7~9月间,第三代多发生在9月底,11月中成虫越冬。成、若虫常几头或几十头集中在瓜藤基部、卷须、腋芽和叶柄上为害,初龄若虫喜欢在蔓裂处取食为害。成、若虫白天活动,遇惊坠地,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1)利用瓜褐蝽喜闻尿味的习性,于傍晚把用尿浸泡过的稻草,插在瓜地里,每667m2  插6~7束,成虫闻到尿味就会集中在草把上,翌晨集中草把深埋或烧毁。(2)必要时喷洒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采收前5~7天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葫芦白粉虱

上一篇:

葫芦美洲斑潜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