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铃薯根腐线虫病的防治

2018-11-26 22:47:37浏览:2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症状主要为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贮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为害产

    症状主要为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贮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为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马铃薯根腐线虫病的防治技巧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从它的病原开始说起吧。
  病原Pratylenchuscoffeae(Zimmermarn)Filip.etScher.称咖啡短体线虫和P.vulnusAllenetJense称伤残短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前者成、幼虫均为圆筒形,蚯蚓状,唇部低且扁平,具很有力的吻针,雌线虫阴门位于虫体后部近尾端处,雄虫尾部发达。伤残短体线虫雌虫长0.46-0.91mm,雄虫较雌虫略短、稍细,形状两型相似,低龄线虫纤细,完全成熟后变宽,吻针15—18um,粗短较强壮,具圆形吻针基球,食道具1中食道球,窄,具瓣,雌虫的阴门位于体后,侧区有等距纵线4条,尾部逐渐变细,末端圆形无侧线,雄虫交合刺小,稍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前者雌成虫把卵产在根组织里,孵出的幼虫在附近为害,每个雌虫产卵20粒左右,温暖种繁殖适温25—30℃,寒冷种为25℃上下,在适温条件下,30一40天完成1代,年生多代。伤残短体线虫从2龄幼虫至成虫期均可侵入根系,其中4龄幼虫和雌成虫是重要侵染阶段,雌虫把卵产在块根里或土壤中,第1次脱皮在卵中进行,产生2龄幼虫,从卵中孵出的幼虫脱3次皮,产生3、4龄幼虫,幼虫在块根里移动和取食,生活历期25—50天,30℃时最短,土壤湿度高不利其成活。
  农业农药防治方法(1)收获后立即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严格选种,种植无线虫种薯。(3)种植前每667m2施干燥鸡粪150一500kg,有较高防治效果。(4)实行2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5)用20%二溴氯丙烷(DBCP)颗粒剂于栽植前施药,在开沟时沟距60cm,沟深15cm,把药撤匀后覆土,用药量每m215—20g;也可用30%除线特乳剂,先开好播种沟,按667m2用药1.5—2.5kg,1份药对140—230份水稀释后淋浇,有较好防效。
   以上就是马铃薯根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更多的资讯,欢迎点击山村网,我们会有专家为您解答问题,您还可以将问题提交给我们,我们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给你回复的,中国农药第一,致力于打造中国农业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么防治茄黄斑螟

上一篇:

怎么防治桃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