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用大豆白绢病

2018-11-26 23:42:08浏览:7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症状】 茎基部呈暗褐色,表面密生白色丝状菌丝束,后期在菌丝层上结生茶褐色圆形菌核。【发病规律


【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

【症状】
茎基部呈暗褐色,表面密生白色丝状菌丝束,后期在菌丝层上结生茶褐色圆形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以菌核形式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初侵染则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在6~7月份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高,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施用腐熟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向病穴内撒施石灰粉。 定植前进行深耕,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果实直接与地面接触。保持地面干燥,防止地面积水。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配制药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2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份,兑细土100~200份,混合均匀,撒在病部根茎处,防效明显。必要时也可喷洒20%三唑酮乳油200倍液,20%利克菌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菜用大豆靶点病

上一篇:

菜用大豆病毒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