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豌豆如何科学防治彩潜蝇?

2018-11-26 23:46:30浏览:47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鲜豌豆口感鲜、营养好,市场畅销,效益较高,但每年都会遭受虫害影响,特别是豌豆彩潜蝇发生普遍,主要以幼虫潜伏在叶片内为害,严重时叶片仅剩下表皮,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成熟的豆荚豆粒小或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性。那么豌豆如何科学防治彩潜蝇?


豌豆如何科学防治彩潜蝇?


  豌豆彩潜蝇的发生及特点


  豌豆彩潜蝇也称豌豆潜叶蝇、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害虫分布很广,在我国除新疆和西藏未有记载外,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只是为害发生程度不同。调查发现,在金华市永康和宁波市宁海、奉化、象山等地发生都比较普遍,没有防治的地方尤为严重。


  豌豆潜叶蝇不仅为害鲜豌豆,也可为害其他豆类如黄豆、豇豆等,还会为害白菜、萝卜、油菜、莴苣、甘蓝、番茄、瓜类、茄子、椒类、马铃薯等20多种蔬菜和100多种植物。豌豆受到明显为害时,产量几乎减半甚至绝收。


  豌豆潜叶蝇的成虫、幼虫、蛹体型都小,1年可发生多代,代数各地区有所不同。据记载,在东北1年可发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叶内越冬为主。在南方如福建、台湾、广东、广西,1年可发生13代以上,福建有1年发生13代的报道,在江西南昌市也有1年发生12~13代的记载,在江苏扬州地区从3月上旬到6月中旬可发生4代,在南方没有固定越冬虫态,成虫经过36~48h即交尾。


  交尾后1天就可开始产卵,先以产卵器刺破叶片表皮,然后插入组织内,将卵产于表皮下,产后口器吐出的分泌物封闭产卵处,每次只产1粒卵,以产在叶背边缘处为主,1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0~100粒。成虫白天活动,能耐低温,有趋甜性,生产上可以用3%的糖水诱杀。


  豌豆潜叶蝇的卵、幼虫、蛹都藏匿于叶片内,因此湿度对潜叶蝇卵、幼虫、蛹的发育没有太大影响,而温度对其影响却十分明显。扬州地区的试验观察记载表明,气温低,豌豆潜叶蝇的卵、幼虫、蛹发育慢,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长;温度升高,卵、幼虫、蛹发育增快,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缩短。


  例如,月平均温度在10.5℃,卵期9~11天,幼虫期13~14天,蛹期15~16天,完成第1代要38~59天;15.6℃时,卵期5~6天,幼虫期5~6天,蛹期8~9天,完成第2代需22~23天。


  一般以20℃左右幼虫和蛹存活率最高,35℃以上卵不能成活,高温的夏天豌豆潜叶蝇很少发生和为害。


  防治措施:


  1、成虫的防治


  ①在成虫大发生前,将田间的残枝枯叶全部处理干净,以减少虫源。


  ②根据豌豆播种期和气温情况,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每5天调查1次,并用捕虫网捕成虫。


  ③当田间发现成虫较多时,用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加水稀释喷杀1次,过6~7天再喷1次,有良好效果,这是防治豌豆潜叶蝇的关键环节。


  2、幼虫的防治


  豌豆叶片上开始出现受害症状时采用以下药剂农药可以杀灭豌豆潜叶蝇的成虫和幼虫,如采用30%或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9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3、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生物防治,寄生蜂的养与放是好办法。豌豆潜叶蝇的寄生蜂有多种,例如小茧蜂(为豌豆潜叶蝇幼虫和蛹期的寄生蜂,3月下旬的寄生率可达22.3%)、姬小蜂(幼虫的寄生蜂,3月下旬的寄生率可达23.4%)。注意在调查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计划化学防治的同时,要调查寄生蜂的发生情况并予以保护,在寄生蜂旺发期尽量不用或少用药。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豆角斑潜蝇咋防治

上一篇:

昼夜温差加大早防蔬菜生理性病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