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怎样防治山竹缘蝽

2018-11-27 09:46:40浏览:48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山竹缘蝽属半翅目缘蝽科,我国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主要为害刚竹、白夹竹、寿竹、水竹等竹类,偶见取食玉米、小麦。
   山竹缘蝽属半翅目缘蝽科,我国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主要为害刚竹、白夹竹、寿竹、水竹等竹类,偶见取食玉米、小麦。山竹
  成、若虫吸取竹子幼嫩部分的汁液,使竹笋、嫩竹生长减弱,成竹后各竹节间缩短,竹材硬脆,利用率下降。严重时使竹笋死亡,嫩竹枯立。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旬、5月初恢复活动,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中旬出现若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7月底到9月初开始越冬。
  4月下旬,越冬成虫于晴天中午开始活动,于竹笋上进行补充营养,开始多集中于林缘小笋或早发笋上取食。
  经10d左右补充营养,成虫开始交尾。交尾后雌成虫飞往竹林,在竹叶背面、竹小枝上产卵,少数卵产于竹秆及杂草上,卵块纵向排列成条状,2行成人字形。每卵块有卵20-35粒,少数散产。
  每雌一生产卵35-80粒。雌虫产卵后2-4d死于枯枝落叶下,也有少数成虫继续进行补充营养,约经半个月死亡。成虫寿命325-355d。
  卵经15-20d孵化,孵化率在90%以上。初孵幼虫头向内集中围在卵壳四周,粉红色,经3h左右,体略大,变为灰黑色,3-5d分散爬行于竹笋上取食。若虫多聚集取食。被害竹笋生长衰弱,能成竹者也多矮小;严重为害,竹笋死亡,嫩竹枯笋。若虫经30-55d取食老熟,羽化为成虫。
  成虫需补充营养,部分成虫经补充营养后,还可以交尾、产卵,孵出幼虫能正常取食,但终因竹笋成竹,组织老化,食料缺乏,而不能发育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晴天尤为活跃,飞翔力强。清晨、夜晚及雨天多陷蔽,活动能力弱,遇惊只能爬行,少飞翔。
  7月份,竹笋均已成竹,成虫飞离竹林,陆续群集飞往附近山洞、岩石上,晴天在岩石及附近爬行,遇到惊扰,会群哄飞起,黄昏前,还会群起在半空中环绕或逆风飞翔,极为活跃。7月底至9月初成虫逐渐隐蔽石缝中、山洞中及干燥可隐身之处越冬。
  天敌有黄足猎蝽、红缘猛猎蝽,捕食若虫;还有两种蜘蛛,也捕食若虫。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中耕松土,科学肥水,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在成虫集中区,可用网捕捉成虫,减少虫数。
  (2)保护与利用天敌
  虫害始发生以及发生不重时尽量不用农药,以保护天敌。
  (3)药剂防治
  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3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2 0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
  以上是怎样防治山竹缘蝽一文。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的,大家不妨借鉴一下。小编建议大家重点掌握好山竹的管理要点,提高山竹的质量和产量就不在话下了。需要了解更多病虫害知识的请关注山村网--病虫害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蔬菜如何防治蟋蟀危害

上一篇:

蔬菜蓟马害虫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