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韭菜葱须鳞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8-11-27 10:43:04浏览:6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葱须鳞蛾(Acrolepla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etsov)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韭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施药种类、频
   葱须鳞蛾(Acrolepla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etsov)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韭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施药种类、频次逐渐增加,导致葱须鳞蛾的抗药性增强,葱须鳞蛾的为害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与品质。为此,笔者对韭菜葱须鳞蛾的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效显著,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韭菜葱须鳞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发生原因
  1、韭菜管理方面
  近几年,韭菜的大面积种植为葱须鳞蛾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条件,利于葱须鳞蛾的发生。夏季韭菜口感不好,大多数菜农停止收割韭菜,用于养根,忽视了对韭菜的管理,此时正是葱须鳞蛾发生盛期,以至于虫源基数逐年增高,年年大发生。另外,韭菜多年生长,栽培过密,通风透光性差,也利于虫害的发生。
  2、环境因素
  菜农对韭菜残体及收割下来的品质差的韭菜随意放置于田间地头或沟渠间,并且不加以任何处理,使得葱须鳞蛾可以存活并可安全越冬,另外,葱、洋葱等百合科蔬菜的种植也为葱须鳞蛾提供了可以存活的环境。
  3、气候因素
  葱须鳞蛾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冬季温暖,气温不是很低,气候干旱,冬季雨雪偏少,均有利于虫害的发生。
  4、防治技术不当
  近年来,由于韭菜虫害防治用药量逐年增加,且用药方法不当,不仅破坏了韭菜品质,而且也使得虫害越来越难以控制。对于效果好的低毒农药,多次使用,也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最终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葱须鳞蛾幼虫个头较小,且在韭菜茎的内部,防治上有一定的难度,防治时期与用药选择不当,均不利于葱须鳞蛾的防治。
  二、防治措施
  针对葱须鳞蛾的发生为害特点,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和物理措施,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与为害。
  1、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韭菜抗逆性。选择抗(耐)虫品种,合理施肥,重施有机肥。合理排灌水,开好排水沟,做到雨停无积水,防止湿气滞留。清洁田园,清除菜园内的其他寄主植物,防除杂草,减少虫源。韭菜夏季停收后,应及时翻晒韭根来杀灭虫卵,使韭菜向一个方向倒伏,晒十几天后,再使其向另一方向倒伏,如此翻晒多次。
  2、物理防治
  在田间放置杀虫灯、黄板,配制糖酒液诱杀,有条件的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可设置防虫网,防止成虫侵入、为害。对葱须鳞蛾在成虫羽化期进行诱杀,可大量减少落卵量,减少幼虫基数。
  3、化学防治
  科学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菜农由于对农药使用过于单一,用量大,导致葱须鳞蛾抗药性急剧增强。现阶段,在成虫为害盛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幼虫为害盛期,可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000~100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在用药剂防治时,应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此外,还应讲究用药量与用药时期,严格掌握施药量,不要随意加大施药浓度,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喷药前最好是把老的韭菜叶片清理干净;严格掌握施药与采收期的安全间隔期。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韭菜根蛆的综合防治措施

上一篇:

韭菜种植中如何预防韭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