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枇杷桑白蚧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8-11-27 11:39:43浏览:8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桑白蚧又别名桑盾蚧、桃介壳虫,是南方桃、李树的重要害虫,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
   桑白蚧又别名桑盾蚧、桃介壳虫,是南方桃、李树的重要害虫,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叠,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如果不加有效防治,3~5年内可将全园毁灭。除桃、李外,尚可危害梅、杏、桑、茶、柿、枇杷、无花果、杨、柳、丁香、苦楝等多种果树林木。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枇杷桑白蚧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大家学习一下,以免造成损失:枇杷桑白蚧
  广东每年发生5代,主要以受精雌虫在寄主上越冬。春天,越冬雌虫开始吸食树液,虫体迅速膨大,体内卵粒逐渐形成,遂产卵在介壳内,每雌产卵50~120余粒。卵期10天左右(夏秋季节卵期4~7天)。若虫孵出后具触角、复眼和胸足,从介壳底下各自爬向合适的处所,以口针插入树皮组织吸食汁液后就固定不再移动,经5~7天开始分泌出白色蜡粉覆盖于体上。
  天敌
  桑白蚧的天敌种类较多,桑白蚧褐黄蚜小蜂(Prospaltella beriosei How)是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和日本方头甲(Cybocophalus nipponicus EndrÖdy-Younga)则是捕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它们是在自然界中控制桑白蚧的有效天敌。
  防治方法
  根据桑白蚧虫体结构和为害的特点,应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1. 人工防治 因其介壳较为松弛,可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除寄主枝干上的虫体。结合整形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
  2. 化学防治 根据调查测报,抓准在初孵若虫分散爬行期实行药剂防治。推荐使用含油量0.2%的粘土柴油乳剂混80%敌敌畏乳剂、50%混灭威乳剂、5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的1000倍液。(粘土柴油乳剂配制:轻柴油1份,干粘土细粉末2份,水2份。按比例将柴油倒入粘土粉中,完全湿润后搅成糊状,将水慢慢加入,并用力搅拌,至表层无浮油即制成含油量为20%的粘土柴油乳剂原液)。此外,40%速扑杀乳剂700倍液亦有高效。
  3. 保护利用天敌 田间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比较高,有时可达70~80%;此外,瓢虫、方头甲、草蛉等的捕食量也很大,均应注意保护。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枇杷桑白蚧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一文。大家可以带着兴趣了解一下,如果需要了解更多
请关注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一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枇杷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适时要防治枇杷黄毛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