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莓红棕灰夜蛾

2018-11-27 12:45:28浏览:4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草莓红棕灰夜蛾(幼虫) 草莓红棕灰夜蛾(成虫) 草莓红棕灰夜蛾【虫害名称】:红棕灰夜蛾【寄主】:茄子、莙荙菜、胡萝卜、甜菜

 

草莓红棕灰夜蛾(幼虫)
 

 

草莓红棕灰夜蛾(成虫)

  草莓红棕灰夜蛾

 

 

  

虫害名称】:红棕灰夜蛾

 

寄主】:茄子、莙荙菜、胡萝卜、甜菜、草莓、枸杞、菊、茼蒿、菜豆、草食蚕、豌豆、苜蓿、大豆、豇豆、桑、黑莓等。

 

学名】:Polia illoba(Butl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苜蓿紫夜蛾。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苏、江西等省。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也可为害嫩头,花蕾和浆果。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18mm,翅展38~42mm。棕色至红棕色,腹部褐色,腹端具褐色长毛。前翅上剑纹粗大,褐色;环纹灰褐色,圆形;肾纹不规则,较大,灰褐色;外线棕褐色,锯齿形;亚端线在中脉后不成锯形;缘毛褐色。翅基片长,毛笔头状。后翅大部分红棕色,基部色淡,缘毛白色。触角黄白色。下唇须红棕色向上斜伸。足红棕色,胫节具长毛,前足胫节外侧具白边,前、中足胫节基部无黑点。各足跗节均有白色环。卵半球状,宽0.65mm,高0.4mm,中间具纵棱约50条,棱间有细横格,初产浅绿色,后变紫褐色。末龄幼虫体长35~45mm,头宽3~3.5mm,具褐色网纹,单眼黑色,前胸盾褐色,背线和亚背线各具1纵列黄白色小圆斑,圆斑上生出棕褐色边,每节每列5~7个,毛片圆形黑色;气门线黑褐色,沿上方具深褐色圆斑;气门下线浅黄色至黄色,腹足颜色与体色相同。趾钩单序带。初孵幼虫浅灰褐色,腹部紫红色,全体布有大而黑的毛片,足呈尺蠖状,取食后至3龄幼虫绿色或青绿色,4龄后出现红棕色型,6龄时基本都成为红棕色。蛹长18~20mm,宽6~ 7mm,深褐色,下颚须达第4腹节后缘,蛹体较粗糙,臀棘短粗,末端分成二叉。

 

生活习性】:吉林、银川年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吉林第一代成虫于5月上旬出现,6月上旬出现第一代幼虫,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始见,交配产卵常把卵产在叶面或枝上,每雌产卵150~200粒;银川第一代成虫5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一、二龄幼虫群聚在叶背食害叶肉;有的钻入花蕾中取食,三龄后开始分散,四龄时出现假死性,白天多栖息在叶背或心叶上,五、六龄进入暴食期,每24小时即可吃光1~2片叶子,末龄幼虫食毁草莓的嫩头、蕾花、幼果等,影响草莓翌年产量。幼虫进入末龄后于土内3~6cm处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幼虫白天隐居叶背,主要在夜间取食,受惊扰有卷缩落地习性。天敌有齿唇茧蜂、蜘蛛、蓝蝽等。

 

防治方法】:
      (1)成片安置黑光灯,进行测报和防治。
      (2)人工捕杀幼虫。
      (3)必要时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于幼虫3龄前喷洒5%氟苯脲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或2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香蕉蚜虫

上一篇:

香蕉假茎象鼻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