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香蕉虫害——交脉蚜的农业及化学防治方法

2018-11-27 12:46:39浏览:5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甘蕉黑蚜,属于同翅目,蚜科,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香蕉产地。该虫主要为害蕉属植物,

    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甘蕉黑蚜,属于同翅目,蚜科,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香蕉产地。该虫主要为害蕉属植物,并同时传播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心腐病,对香蕉生产危害很大。



    (一)为害症状


    主要是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株汁液为害,并能传播香蕉束顶病和香蕉心腐病,严重影响香蕉的生长发育,对香蕉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极大为害。


    (二)形态特征


    成虫 可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两种类型。有翅蚜体长1.7毫米,褐至黑褐色。头两侧具角瘤,触角6节,约与有下体等长。前翅径脉与中脉有一段相交,径脉端部分叉为2支,后翅翅脉退化,只有一根斜脉。无翅蚜体长0.8~1.6毫米,卵圆形,红褐至黑褐色,触角比体稍长。


    若虫 体长0.7~1.0毫米,龄时触角4节,龄时触角5节,3龄和4龄时触角6节。


    (三)发生规律


    此虫孤雌生殖,卵胎生,发育期短,云南每年发生20多代,无明显的休眠现象,3~4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夏季高温时,蚜虫转移到植株下部或周围杂草上,冬季则停留于叶柄内或根部。一般干旱年份虫害较重,蚜虫传病,主要是用口器刺吸病株后,通过飞行或随气流迁至异地取食而蔓延扩散。


    6℃以下、35℃以上不利于蚜虫生存繁殖,蚜虫能分泌蜜露,可引诱蚂蚁吸食蜜液,蚂蚁也能帮它迁徙。交脉蚜有趋黄性及趋荫性,树势弱的易感病,蚜虫重点为害蕉株下部及心叶处。不同的品种为害不同,矮干品种比高干品种发生多、香蕉发生多,大蕉、粉蕉发生量少。除蕉外、美人蕉、姜、芋头也是它的寄生对象。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结合修剪,及时清理果园,将病残枝及周围的杂草消除。


    (2)重点防止蚜虫传毒,发现病株应及时用药喷杀,并将病株连根挖起,并且消除,防止蚜虫再次吸毒传播。


    (3)保护和利用天敌。


    化学防治


    (4)发生虫害时,可用药喷杀,主要用药:55%镖诺(毒·吡)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00倍液,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80%敌敌畏、50%抗蚜威均1500培稀释液;2.5%敌杀死、10%灭百可均5000倍稀释液;10.8%凯撒15000倍稀释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莓绿盲蝽

上一篇:

香蕉冠网蝽特征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