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莓鼻涕虫

2018-11-27 12:48:53浏览:17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草莓鼻涕虫形态特征】:  鼻涕虫又称为野蛞蝓,成体体长30~60毫米、宽4~6毫米,体形呈纺锤状(两头窄,中部宽),体色有黑
草莓鼻涕虫

【草莓鼻涕虫形态特征】:  鼻涕虫又称为野蛞蝓,成体体长30~60毫米、宽4~6毫米,体形呈纺锤状(两头窄,中部宽),体色有黑褐色、灰褐色、黄白色、灰红色等多种类型。头部有两对棒状突起物(触角),体背前端有一个椭圆形的外套膜,能分泌粘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光亮的痕迹。
【草莓鼻涕虫生活习性】:  野蛞蝓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的湿润土下越冬,每年4~6月和9~11月为害较重。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体性成熟约55天。成体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野蛞蝓卵产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卵一次,每次约1~32粒,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草莓鼻涕虫为害特征】:  野蛞蝓为杂食性动物,可为害草莓、多种蔬菜及农作物。啃食蔬菜、作物叶片,形成孔洞,以嫩叶受害最重,伤口处又易引发软腐病。地势低洼的湿润粘土地或壤土地发生严重,砂土地很少发生。
【草莓鼻涕虫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清洁田园、铲出杂草、及时中耕、排干积水等田间措施造成对其不利的田间环境条件。  人工捕捉:用树叶、杂草、菜叶等在草莓田做诱剂堆,天亮前集中捕捉。  药剂防治:在沟边、地头或行间撒石灰带保苗,每亩用生石灰5—7公斤。清晨或傍晚用10%的除蜗灵2号颗粒剂每亩250克或用6%密达颗粒剂400克(可拌适量的麦麸或糠)撒施根部防治。温室内有蜜蜂授粉时首次使用应减少剂量,等蜜蜂适应棚内气味后再逐步使用正常剂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莓粉虱

上一篇:

草莓根腐线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