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棕榈蓟马

2018-11-27 12:51:14浏览:9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棕榈蓟马(Thrips palmi)属缨翅目,蓟马科。危害菠菜、枸杞、菜豆、苋菜、节瓜、冬瓜、西瓜、茄子、番茄等。茄子受害时,叶脉变


棕榈蓟马(Thrips palmi)属缨翅目,蓟马科。危害菠菜、枸杞、菜豆、苋菜、节瓜、冬瓜、西瓜、茄子、番茄等。茄子受害时,叶脉变黑褐色,发生严重时,也影响植株生长。

以成虫和若虫唑吸寄主的心叶、嫩芽、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的生长点萎缩变黑,出现丛生现象,叶片受害后在叶脉间留下灰色斑,并可连成片,叶片上卷,心叶不能展开,植株矮小,发育不良。

【形态特征】

成虫体细长,褐色至橙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凸出,单眼3个,红色,三角形排列,单眼前鬃1对,位于前单眼之前,单眼间鬃1对,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的外缘,即前单眼的两侧各1根;触角7节;翅狭长,周缘具长毛;前翅前脉基半部有7根鬃,端半部有3根鬃,前胸盾片后缘角上有2对长鬃。

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在被害叶上针点状白色卵痕内,卵孵化后卵痕为黄褐色。

若虫黄白色,复眼红色,初孵若虫极微细,体白色,1、2龄若虫无翅芽和单眼,体色逐渐由白转黄;3龄若虫(前蛹)翅芽伸达第3、4腹节;4龄若虫称伪蛹,体色金黄,不取食,翅芽伸达腹部末端。

【发生规律】

广东一年发生20—21代,周年繁殖,世代严重重叠。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蔬菜或杂草上、土块下、土缝中、枯枝落叶间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第二年气温升至12℃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初在田间发生,7月下旬至9月进入发生为害高峰,秋瓜收获后成虫向越冬寄主转移。成虫具迁飞性和喜嫩绿习性,爬行敏捷、善跳,有趋蓝色特性,多在节瓜嫩梢或瓜毛丛中取食,部分在叶背为害,以孤雌生殖为主。卵孵化多在傍晚。初孵若虫有群集性,1—2龄若虫在嫩叶上或幼瓜的毛丛中活动取食,2龄末期若虫有自然落地习性,从土缝中钻人地下3—5cm处静伏后蜕皮成前蛹经数日再蜕皮成伪蛹。此虫较耐高温,在15—32℃条件下均可正常发育,土壤含水量8%—18%最适宜,夏秋两季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杂草,消灭虫源,春季适期早播、早育苗,采用营养方法育苗,加强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促进植株生长,栽培时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出土成虫为害和幼虫落地入土化蛹。

2、悬挂蓝板诱杀成虫,每10米左右挂一块蓝色板,略高于蔬菜10~30厘米,以减少成虫产卵为害。

3、当每嫩叶上有虫2—3头时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50%吡唑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50%混灭威乳油2000—2500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唆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无花果沙枣飞虱

上一篇:

无花果紫团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