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褐背小莹叶甲

2018-11-27 19:13:02浏览:8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形态特征】:葡萄褐背小莹叶甲成虫小型,体长3.8-5.5毫米,宽2-2.4毫米,全身被毛。前胸、鞘翅灰黄褐色至红褐色,触角黑褐色
葡萄褐背小莹叶甲

【形态特征】:
葡萄褐背小莹叶甲成虫小型,体长3.8-5.5毫米,宽2-2.4毫米,全身被毛。前胸、鞘翅灰黄褐色至红褐色,触角黑褐色生于两复眼间,小盾片黑褐色,足黑色、腹部褐色至黑褐色,腹部末端1,2节红褐色。头小,触角为体长之半,基部稍粗,1节棒状,3节长是2节1.5倍,4节与2节等长。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边框细,中部之间膨阔,基缘中间向内凹且深,中部具1倒三角形无毛区,其前缘可伸达两侧边,中部两侧各具1明显的宽凹,小盾片末端圆;翅基较前胸背板宽;肩瘤突明显,翅面具粗密刻点,卵椭圆形,表面具网状纹,长0.47-0.49毫米;宽0.43-0.45毫米,卵粒竖置,成块产在叶背,每块20粒左右,桔红色至暗灰黄色。幼虫头黑色,体淡绿或污黄绿色,前胸背板黑褐色,臀板黑色;各体节具亮黑色毛瘤,中、后胸背面各具1对大毛瘤,有3对黑色胸足。蛹离蛹,初浅灰黄色,后变黑。

【发生规律】
:江苏年生3-4代,成虫于10-11月间在表土层或枯枝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取食,4月中至5月上旬进入盛卵期,5月中旬始见1代成虫,5月下-6月上盛发。6-8月卵期6-8天,幼虫期16-20天,蛹期4-6天,春、秋两季卵期13-20天,幼虫期15-25天,蛹期6-9天,田问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喜温湿。天敌有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中华草蛉(Chrysopacinensis)、异色瓢虫(Leisaxyridis)等。

【危害特点】
:成、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嫩叶食成孔洞状,食害花瓣、花蕾、剥食果肉。

【防治方法】
(1)不留老苗田,忌连作。(2)做好采苗圃和假植床防虫工作,定植时不准苗上带有卵或幼虫,把此虫清除在定植前。(3)注意清园,减少越冬虫源,生长期要注意摘除老叶上的卵块。(4)草莓冬后现蕾、抽叶阶段成虫产卵初期开始喷洒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5)保护利用天敌,塑料大棚放养蟾蜍10-20只,即可基本控制叶甲或地下害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莓黄萎病正确防治方法

上一篇:

草莓褐斑病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