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黑痘病的症状与防治

2018-11-27 19:14:14浏览:2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分布。在检、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甚重,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葡萄黑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分布。在检、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甚重,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葡萄黑痘病的症状与防治
    1、症状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其主要表现症状为:
    (1)叶片。叶受害后初期发生针头大褐色小点,之后发展成黄褐色直径1-4毫米的圆形病斑,中部变成灰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硬化,脱落成穿孔。幼叶受害后多扭曲,皱缩为畸形。
    (2)果实。果实在着色后不易受此病侵染。绿果感病初期产生褐色圆斑,圆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边缘红褐色或紫色似"鸟眼"状,多个小病斑联合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味酸、无食用价值。
    (3)新梢、叶柄、果柄、卷须。感病后最初产生圆形褐色小点,以后变成灰黑色,中部凹陷成干裂的溃疡斑,发病严重的最后干枯或枯死。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果园内残留的病组织中越冬,以结果母枝及卷须上的病斑为主。翌年环境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最初受害的是新梢及幼叶,以后侵染果、卷须等。孢子侵入后潜育期6-12天。该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温度升高后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以后病害停止发展。从葡萄生育期看,病害发生于现蕾开花期。
    葡萄个体抗病力随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一般抗病性随组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嫩叶、幼果、嫩梢等最易感病。停止生长的叶片及着色的果实抗病力增强,偏施氮肥、新梢生长不充实、秋芽发育旺盛的植株及果园土质黏重、地下水位高、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均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1)搞好果园卫生。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叶、病果及病蔓等。
    (2)喷药保护。萌发前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加0.3%-0.5%的五氯酚钠,或5%的硫酸亚铁。在葡萄生长期,自展叶开始至果实1/3成熟为止,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药剂可用敌菌丹1000-1500倍液,福代锌1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5:200波尔多液。
    (3)苗木消毒。葡萄黑痘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因此,对苗木、插条要进行严格检查,对有带菌嫌疑的苗木插条,必须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是硫酸亚铁粗硫酸液(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各1份),或0.5%五氯酚钠加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防治葡萄黑痘病时,喷药前如能仔细地摘除出现的病梢、病叶、病果等则效果更佳。想要了解更多农业病虫害知识和防治技巧,快快去山村网看看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