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莓芽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7 19:21:25浏览:1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草莓芽线虫病是一种叶面寄生线虫病害,主要为害芽和匍匐茎,造成了草莓产量的下降。因此,农民朋友们要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下面
    草莓芽线虫病是一种叶面寄生线虫病害,主要为害芽和匍匐茎,造成了草莓产量的下降。因此,农民朋友们要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草莓芽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芽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症状
    草莓芽线虫体长0.6~0.9毫米,在显微镜下呈蛔虫状。芽线虫寄生在草莓心芽周围,侵害草莓生长点和花芽。草莓芽线虫群体数量较少时,危害症状较轻,群体数量增多时危害加重,症状明显。受芽线虫侵害的草毒植株腋芽数量增多,心叶歪曲畸形,叶色光泽浓绿,严重时植株萎蔫矮化,心芽变黄或红褐色,呈莲丛花椰菜状,农民俗称“红芽病”。草莓被芽线虫危害后,生长点长势缓慢、畸形或消亡,花芽发育退化、畸形、减少,甚至消亡,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草莓重茬、杂草丛生、低注、漫灌等环境有利于芽线虫发生。
    二、发病条件
    草莓芽线虫可寄生在草莓、蕨类、秋海棠、杜鹃等植物体内,为土传虫害。能够随种苗、土壤、灌水等途径传播繁衍。草莓重茬、杂草丛生、低洼漫灌等生育环境有利于芽线虫发生。
    三、防治方法
    一是在育苗期间加强防治,要选用科研部门提供的不带有虫源的原种苗扩繁种苗,不在重茬地繁殖。在栽植前将原种苗用34~C温水浸泡l0分钟,再用44℃温水浸泡l0分钟,定植时用药剂灌根3至4次,每次间隔7至l0天。发现病株连同匍匐茎一起拔除,以防传播。
    二是生产田防治,利用轮作倒茬和客土等措施避免土壤线虫积累,曾发生过芽线虫或已重茬的地块,在栽植前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4千克均匀施人地表4至l0厘米深处,然后栽苗浇水。缓苗后,用药剂灌根2至3次,每次间隔7至l0天,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用药剂重点喷心芽处,每次间隔7至10天,喷药时间在下午3时后进行,进入花期前,停止用药。
    三是土壤消毒,对于重茬多年和已发生多种病虫害的土壤,可用溴甲烷或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也可采用高温消毒法,即在夏季高温期翻地30厘米灌水,地面盖上地膜,然后将大棚或温室密闭1周,可基本消除土壤中各种病菌害虫。土壤消毒后要增施腐熟有机肥,以补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之不足。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预防草莓灰莓病?

上一篇:

如何防治葡萄黑痘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