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萌芽不整齐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018-11-27 19:31:06浏览:46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葡萄萌芽不整齐是很多葡萄种植户都遇到过的问题,萌芽不整齐的果园不但管理起来费时费工,更严重者会导致成熟时间不一致,影响葡萄的上市时间,降低葡萄的经济效益,果农的收入自然也随之减少。


葡萄萌芽不整齐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葡萄萌芽不整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萌芽早晚不一致,同样的一块葡萄园中,不同的树体萌芽时间不相同,树势较弱的树体萌芽较早,上一年长势旺的树体萌芽反而比较晚。同一个结果枝,如果留芽量比较大,则顶端的先萌芽,中下部萌芽延迟。


    萌芽不整齐的影响因素:


    1、树体营养不充足


    最常见的是树体树势弱,营养积累不足。大部分果农一味追求高产量,高产量的代价必然是透支树势,造成过度的营养消耗,贮藏的养分减少,影响来年正常生长。另外有的果农上年葡萄采收后的管理没有跟上,病虫害防治没有及时跟进,导致葡萄出现早期落叶的问题,光合作用不足,养分自然积累不足,影响来年萌发与生长。


    2、长梢修剪留芽量大,顶端优势导致萌芽不齐


    葡萄的顶端优势非常强,表现在距离根部最远,着生部位最高的芽会优先萌发,如果中长梢修剪留芽较多,会因为自然的顶端优势,使结果母枝最上端的芽最先萌发,越往后,萌发的越晚。


    3、水分


    果园水分充足的话,发芽早,发芽率高。果园土壤干旱的话,发芽晚,发芽率也会比较低。可以把伤流量作为检测枝条含水量的指标,有伤流的话,说明果园水分足,葡萄萌芽需求的水分足够。


    另外如果上年秋季降雨量大的话,果园没有及时排水,造成枝条旺长,也会消耗树体养分,导致营养积累不足,萌芽不整齐。


    4、温度影响


    若去年冬季温度低的话,加上埋土防寒厚度不足,持续的低温天气会使枝条受到轻微冻害,导致春天水分营养运输不畅,影响萌芽开花。另外春季的低温天气也会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进而影响萌芽。


    另外地温低的话,葡萄根没有苏醒,会导致根系吸收作用较差。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棚栽培里,拿温度计看气温已经很高了,持续在30度以上,但是地温仍然比较低。如果地温达不到8到10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那么根系就还没有苏醒,水肥吸收不上来,但是地上部分已经开始萌动。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促早栽培中最常见的萌芽不整齐的原因。


    5、相关病害等的影响


    例如葡萄霜霉病防治不及时,导致落叶过早,这是北方露天栽培葡萄常见的问题。落叶早,会导致基肥利用不好,养分储备不足,萌芽肯定好不了。另外有的葡萄根系差,毛根少,吸收、供养能力差,也会影响营养的积累。


    萌芽不齐解决措施:


    1、及时剪枝以及灌水


    对已抽干的枝条及时回缩,对萌芽不齐前弱后强的枝蔓,回缩到好芽好枝部位,以恢复树势为主,兼预结果。


    地温升高后,要及时灌水,使枝蔓水分供应充足,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最好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5%,抓一把土,用力捏一下,下面有水但不往下滴就差不多了。土壤灌水的方法,少雨地区萌芽前25天左右浇一次透水。30度高温5到7天补充一次灌水,25度以下7到10天补充一次灌水。


    2、施肥促进生长


    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钾肥,成龄果园平均施肥5次为宜,每公顷施肥量分别为尿素225kg、磷肥180kg、钾肥225kg。


    加强根外追肥,生长前期结合打药喷施0.2%~0.3%尿素,促进新梢生长,后期喷施0.5%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成熟与芽体饱满。


    3、合理使用破眠剂


    使用单氰胺打破休眠,可以采取抹芽或整株喷、涂的形式均可。单氰胺没有传导作用,喷、涂使用中必须做到均匀、全面,否则萌芽不整齐。破眠剂喷、涂之后,要马上浇水,否则催芽不整齐,成熟不一致(浇水要浇透)。


    对于设施葡萄来说,在追肥、防病结束之后,在地温达10℃以上,棚温15~20℃左右时,开始喷、涂破眠剂。使用破眠剂时,应将葡萄枝蔓水平放倒,同时扣小拱棚保湿保温,这样才能保证出芽一致。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葡萄萌芽不整齐的解决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止葡萄萌芽不整齐,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莓断茬是设么原因引起?

上一篇: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