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石榴假尾孢褐斑病

2018-11-27 20:56:45浏览:64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为害症状】: 病害学名:Pseudocercospora punicae(P.Henn.)Deighton。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角状,
石榴假尾孢褐斑病

【为害症状】
: 病害学名:Pseudocercospora punicae(P.Henn.)Deighton。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角状,大小1-3mm,叶缘染病常生多个病斑,有时融合,病斑暗褐色至紫褐色或近黑色,斑点中央有时呈浅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暗褐色或近黑色,叶背斑点灰褐色。果实染病产生红褐色斑点,多角形至不规则形。5月下旬开始发病,7-10月上旬出现大量落叶。

【病原菌形态特征】
: 病原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实体叶两面生。子座球形至长圆形,生在气孔下,暗褐色,大小25-54微米。分生孢子梗紧密簇生,浅青黄色至青黄色,直立或弯曲,不分枝,顶端圆锥形,具隔膜0-1个,大小6.5-52×2.5-3.7(微米)。分生孢子圆柱形,近无色或浅青黄色,直立或弯曲,顶端钝,基部倒圆锥形平截,有隔膜3-10个,大小、25-90×2.5-4(微米)。

【症状】
: 石榴假尾孢褐斑病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角状,大小1-3mm,叶缘染病常生多个病斑,有时融合,病斑暗褐色至紫褐色或近黑色,斑点中央有时呈浅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暗褐色或近黑色,叶背斑点灰褐色。果实染病产生红褐色斑点,多角形至不规则形。5月下旬开始发病,7-10月上旬出现大量落叶。

【发病特点】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穿过寄主表皮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病菌先侵染植株下部叶片,后迅速扩展,梅雨季节利于该病扩展,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中、下旬病情趋于停滞,高温不利于孢子萌发。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千瓣石榴、玛瑙石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时,清除病残叶、枯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

(2)选用白石榴、千瓣白石榴、黄石榴等较抗病品种。

(3)精心养护,植株密度适中,及时修剪使其通透性好,科学施肥,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增强抗病力。

(4)冬季清园时,清除病残叶、枯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选用白石榴、千瓣白石榴、黄石榴等较抗病品种。

(5)精心养护,植株密度适中,及时修剪使其通透性好,科学施肥,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增强抗病力。

(6)初春时用80%五氯酚钠1500倍液喷淋地面和植株,防止该病发生。(7)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4000倍液,地面和树上同时用药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无花果炭疽病

上一篇:

无花果枝枯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