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桃细菌性穿孔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2018-11-27 21:48:17浏览:7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桃细菌性穿孔病在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为害性大,在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区,常造成叶片穿孔,引起大量早期落叶和枝梢枯死,影响果实正常生长或花芽分化发育不良,引起落花落果和品质变劣。病菌主要寄主有桃、李、杏、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那么桃细菌性穿孔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桃细菌性穿孔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也为害果实和枝。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边缘产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小部分与健部相连。而枝条上受害即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纺锤形凹陷病斑,病部皮层纵裂溃疡,潮湿时,病斑上出现白色脓液。


    病原:


    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Dye.,属细菌。


    发病规律:


    细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为5月份发病,夏季干旱高温,病害发展缓慢,秋雨期间又发生后期感染。其潜育期因气温的高低和树势的强弱而不同。在25~26℃时潜育期为4~5天,而19℃为16天,若树势较强,其潜育期可达40天,此外,凡树


    势弱、排水不良、通风不好、偏施氮肥,均会加重发病。


    防治措施:


    1、冬季结合修剪,合理控制亩枝量,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


    2、彻底清除枯枝、病枝、落叶、落果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3、注意果园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抗性。


    4、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1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8%土霉素盐酸盐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25%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龙眼藻斑病的防治措施

上一篇:

桃疮痂病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