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荔枝霜疫霉病

2018-11-27 22:02:21浏览:89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荔枝霜疫霉病为害症状】: 嫩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部正面和背面都呈现白色霉状物;未完全老化的叶片受害
荔枝霜疫霉病

【荔枝霜疫霉病为害症状】:
       
嫩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部正面和背面都呈现白色霉状物;未完全老化的叶片受害时,通常在中脉处断断续续变黑。并沿中脉出现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展成为淡黄色不规则的病斑。完全老化的叶片不受感染。  花穗受害后变褐色腐烂,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   结果的小枝、果柄上病斑呈褐色。病部与健部的界限不明显,高湿时产生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后,其上任何部位都可产生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的褐色病斑。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霉层,随后病斑迅速扩展,全果变褐,果肉发酸或糜烂,流出褐色汁液。病果易脱落。【荔枝霜疫霉病发病规律】:
         
根据研究表明,当年落在地面上的病果,在9月份前后,在烂果的果皮内侧陆续形成卵孢子,落入土壤越冬。第二年早春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卵孢子便萌发产生孢子囊及形成大量的游动孢子,成为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树冠上患病的花枝、果枝,入冬后也可产生少量的卵孢子。    此病发生的最适温度是22~25℃,超过28℃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     荔枝霜疫病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要求高湿度,否则,有适宜的温度条件都不会造成为害。在高湿的条件下,此菌在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在18℃只需5分钟便可侵入。最适的扩展温度为25℃,在25℃下,从病菌的侵入到症状表现不到24小时。广州地区4~6月份是多雨季节,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入,病原菌的再侵染频繁,是荔枝霜疫病在该地区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在这期间如雨量较少,霜疫病的发生就会轻得多。  【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方法】:⒈在果实采摘后及时清洁地面病果、烂果,修剪树上枯枝,并集中烧毁,可以减少菌源。同时要加强管理,合理施肥,防止果园郁蔽,通风透光,有利减轻病害的发生。 ⒉做好药剂防治,抓紧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前喷药保护,可取得很好的防病效果。常用药剂有25%瑞毒霉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多效唑在芒果控梢上的科学施用

上一篇:

如何防治芒果炭疽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