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棚厚皮甜瓜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11-28 09:19:33浏览:1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厚皮甜瓜叶枯病多发生在厚皮甜瓜生长的中、后期,果实膨大期极易染病。近几年来,随着甜瓜种植面积的增加,叶枯病也逐年加重
   厚皮甜瓜叶枯病多发生在厚皮甜瓜生长的中、后期,果实膨大期极易染病。近几年来,随着甜瓜种植面积的增加,叶枯病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厚皮甜瓜的品质和产量。现将其发生及防治简述如下:

大棚厚皮甜瓜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发病症状
  厚皮甜瓜的叶片、果实、茎蔓均可受害,但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初期,叶片上有呈水渍状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斑,直径为2-5mm,稍凹陷,深褐色,边缘隆起,界限分明,中心灰白色,具有微轮纹,病斑多时融合为大斑,叶片就像被开水浇过一样,不久即焦枯。茎蔓染病,产生菱形或椭圆形稍有凹陷的病斑。果实受害,果面上出现圆形褐色的凹陷斑,常有裂纹,病菌可逐渐侵入果肉,造成果实腐烂。
  二、病原
  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瓜链格孢菌,属真菌性病害。
  三、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种子和病残体及其他寄主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形成反复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32℃,但温度在10-36℃、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尤其遇高湿闷热天气,此病最易发生,并造成流行。
  四、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⑴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深翻改土;采用无土育苗或无菌土育苗方式,培育壮苗,增强植株自身的抵抗能力。
  ⑵加强栽培管理
  ①采取高畦宽垄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整枝,以利通风透光。
  ②加强温湿度调控,既要注意保温防寒,又要注意通风降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开花坐果前,棚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6-18℃,当棚温达到28℃时应揭开棚膜通风;坐果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通风量也要适当加大,夜间温度过高时也要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最高不超过80%,白天棚温要求在28-32℃,不超过35℃,夜间在15-18℃,保持昼夜温差在11℃以上,以提高厚皮甜瓜的品质,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
  ③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腐熟的粪肥,增施磷、钾肥及微肥;并适时浇水,一般在晴天的上午浇水,天气炎热时早晚浇,控制好浇水量,防止大水漫灌,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⑶清洁田园。生长期或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园,病残体不能堆放在棚边,要集中深埋或焚烧,以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⑴种子处理。先用55℃温水浸种15min,然后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5-20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播种。也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⑵苗床消毒。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10g/m2与适量细干土混合均匀,取1/3撒入苗床或播种沟内,剩余的2/3撒于播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但注意苗床表土要保持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⑶药剂防治。发现病害,及时用药剂防治。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8%灰霉速克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隔5天喷1次连喷3-4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香瓜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措施

上一篇:

甜瓜病害的综合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