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部分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及时防治

2018-11-28 10:51:14浏览:6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今年夏秋季安徽玉米主产区玉米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其中二代玉米螟偏轻发生,三代中等发生;三代棉铃虫偏轻发生,四代中等发
   今年夏秋季安徽玉米主产区玉米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其中二代玉米螟偏轻发生,三代中等发生;三代棉铃虫偏轻发生,四代中等发生。部分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及时防治。

部分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
 
  预计二代玉米螟卵孵高峰期在7月下旬、三代玉米螟卵孵高峰期在8月下旬;四代棉铃虫卵孵盛期在8月中旬;玉米蚜虫全省中等发生,甜糯品种上偏重发生。玉米叶部病害 (以南方锈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为主)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秸秆还田面积比例大,有利于田间菌源积累,菌源量充足;高密度、高肥水等栽培措施广泛应用,玉米主栽品种(如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先玉335等)抗病性不强。这以上多种因素均有利于玉米病害的发生发展。
  省气象部门预测,2016年盛夏(7-8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沿江及其以北地区偏多2—5成,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全省盛夏平均气温淮北接近常年。未来的气候条件对玉米螟、玉米病害发生和流行有利。
  专家建议,玉米种植户应以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玉米锈病、弯孢叶斑病等叶部病害为防治重点,兼顾蚜虫、粘虫、小斑病等病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二代玉米螟、三代棉铃虫、叶部病害为主开展一次总体防治,起到治虫防病、节本增效目的;8月下旬主治锈病、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兼治玉米蚜虫等。
  具体防治指标是,当玉米螟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百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连防2次,穗粒期玉米螟虫穗率10%或百穗花丝虫量50头;玉米粘虫百株幼虫30头;玉米蚜虫点片发生时进行挑治,当有蚜株率达到30-40%,出现“起油株”(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
  农户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可选用Bt、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粘虫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防治玉米锈病选用三唑酮等;防治玉米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选用代森锰锌、烯唑醇、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专家提醒,保护好玉米田害虫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玉米害虫,而且为来年害虫天敌繁殖提供更多虫源。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为害;益害比失调时,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在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亩用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200克,或8000IU/毫克的 Bt可湿性粉剂350克,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粉蚧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玉米粘虫知多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