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花生造桥虫

2018-11-28 12:21:35浏览:98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花生造桥虫学 名】: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uller et Denis 英 名:Mugwort looper 别 名:尺蠖、步曲 大造桥虫主要为害
花生造桥虫

【花生造桥虫学 名】:
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uller et Denis 英 名:Mugwort looper 别 名:尺蠖、步曲 大造桥虫主要为害茄子、花生、甜椒、白菜的蔬菜。
【花生造桥虫生活习性】:尺蠖的类底一般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树皮缝隙间越冬。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第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第二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三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四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羽后当天即可交尾,夜间产卵,卵产于国槐的嫩梢或叶片、叶柄和小枝等处,以树冠南面较多,每处1至2粒,少数也可多达成百上千粒。同虫所产之卵80%在同一天孵出,孵出时间多在晚上19至21时,孵出率在90%以上,成虫趋光性弱,白天隐伏于树丛中,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幼虫期共5龄,经 15-25天老熟,幼虫孵化后即开始取食,1至2龄时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3至4龄后食成缺刻状。5龄后食量倍增,取食量占幼虫期的90%以上,3龄前幼虫白天静伏于叶柄或小枝上,很少取食,受到振动后即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多在白天吐丝下垂或直接掉在地面,进入松土内化蛹。蛹所在的位置一般在3-5厘米深度,化蛹场所大多位于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以树的东南面较多,一般数十头至数千头集中在一起。
【花生造桥虫发病规律】:卵历期在浙江杭州第一代13.5天、第二代7.7天、第三代11.9天。温度是影响卵期长短的主要因子,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10.1±0.2℃,有效积温(K)=139.8±8.0℃。   初孵幼虫十分活泼,爬行敏捷,叶丝习性强,可随风飘荡,靠风力将初孵幼虫从茶园附近林木上吹送到茶园中。尺蠖幼虫在茶园中的分布,以靠近林木的茶园受害较重,且没有明显的发虫中心,而卵产在茶树上的,则有明显的发虫中心。   幼虫老熟后,延茶树枝干爬至地面,入土化蛹。化蛹前先在土中作一土室,然后化蛹其中。入土深度以土质而异,砂性、疏松的土壤入土较深,一般入土深度在 3~6厘米。蛹在茶园中的分布以距茶树30厘米范围内较多。蛹期以越冬蛹最长,在180天以上,第二代最短,平均24.5天,第一代平均为33.7天。在蛹期若遇高温、干旱,则可使用的存活率下降。   在气候因子中,尺蠖卵孵化期若遇到暴雨,对其有虫扩散不利,可造成大量幼虫自然死亡。在高温(30℃以上)、低温(相对湿度70%以下)条件下,其蛹羽化率明显下降,健康成虫比例降低。在浙江、安徽茶区,尺蠖第一代蛹期恰遇7、8月份的高温季节,造成大量用不能羽化而死亡,这是长江中下游茶区,尺蠖在一般年份第一代的危害种与第二代、第三代的主要原因。
【花生造桥虫防治方法】:
(1)采叶时,注意捕杀幼虫。   
(2)在越冬前把稻或麦草束捆在枝条上,诱集幼虫钻入草把内越冬,于冬季集中杀灭。   
(3)在春芽萌发前半个月,桑树冬芽开始转青但尚未脱苞及伐条时或夏伐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3000倍液。   
(4)秋蚕停食后喷洒2.5%功夫菊酯或20%氰戊菊酯或2.5%敌杀死乳油等菊酯类杀虫剂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5)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桑尺蠖脊腹茧蜂,寄生率70%一80%左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花生菜粉蝶

上一篇:

花生华北大黑鳃金龟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