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防治花生双斑萤叶甲的危害

2018-11-28 12:24:59浏览:89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花生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花生含有多种的营养元素,对人用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在种植的时候
花生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花生含有多种的营养元素,对人用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在种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许多的病虫害的危害,其中就有双斑萤叶甲的危害。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防治花生双斑萤叶甲的危害。
如何防治花生双斑萤叶甲的危害
   为害症状:
  成虫取食叶肉,残留下网状叶脉或将叶片食成孔洞。
  形态特征:
  (1)成虫。长卵形,棕黄色。头和前胸背板色较深,有时橙红色,上唇、触角第3至末节、足胫节、跗节均为黑褐色,中、后胸腹板黑色。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2/3。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拱起,刻点细密。小盾片倒三角形,黑色。鞘翅刻点细弱,每个鞘翅基半部有1个近圆形的淡色斑,周围黑色,后缘黑色部分向后突成角状,淡色斑的后外侧角无黑色部分。腹端外露,雄虫末节腹板后缘分为3叶,雌虫完整。
  (2)卵。椭圆形,初产时棕黄色,表面有近正六角形网纹。
  (3)幼虫。白色,少数黄色,表面具排列规则的毛瘤和刚毛。头、前胸盾板和臀板骨化色深,胸足3对,腹部各节有较深的横褶。幼虫老熟化蛹前,体粗而稍弯曲。
  (4)蛹。纺锤形,白色,体表有刚毛。触角向外侧伸出,绕前、中足与翅芽之间隙,向腹面弯转。腹部末端具向外弯曲的臀棘1对,前、中足外露,后足大部分被后翅所盖。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飞翔力弱,一般1次飞行2-5m。趋光性弱。在强阳光下,多隐于叶背、钻入花丝、谷穗或高粱穗中。当气温低于8℃或阴雨、风大的天气,成虫则稳于植株根部、土缝或枝叶下。成虫有群聚性和趋嫩为害性,常集中于1株植株上自上而下取食。成虫交配前期约20天。卵产在大田及附近田埂、沟旁草丛的表土下,有时产在玉米花丝和苞叶等处。卵散产或几粒黏成一块。卵耐干旱,在干燥条件下,卵壳表面虽干瘪,但一经吸湿后,仍可恢复原形,条件适宜时即可发育至孵化。
  (2)幼虫。每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约30天,全期在土下3mm处生活,以杂草根为食,喜食禾本科植物。幼虫老熟后即在土下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秋季深翻灭卵,均可减轻受害。
  (2)药剂防治。发生严重的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大豆对辛硫磷敏感,不宜加大药量。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如何防治花生双斑萤叶甲的危害的一些方法,大家学会了吗?小编整理的这些知识对您种植您的花生有着很好的帮助,大家记得仔细的而学习一下小编教您的这些知识,更好的种植您的花生,想要学习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的话,记得关注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库。
农药第一网app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油菜东方油菜叶甲

上一篇:

油菜丽色油菜叶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