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豆类大豆蚜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2018-11-28 12:29:19浏览:7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成百上千种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广为栽培的豆类作物不逾20种。豆类大豆蚜是同翅目,蚜科。在国内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
在成百上千种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广为栽培的豆类作物不逾20种。豆类大豆蚜是同翅目,蚜科。在国内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台湾、华南、西南等省份分布较多。对于大豆、鼠李、圆叶鼠李、野生大豆等作物会产生危害。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豆类大豆蚜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豆类大豆蚜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为害特点:
吸食大豆嫩枝叶的汁液,造成大豆茎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分枝结荚减少。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体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明显,触角长1.1mm,第3节具次生感觉圈3-8个,第6节鞭节为基部两倍以上;腹部圆筒状,基部宽,黄绿色,腹管基半部灰色,端半部黑色,尾片圆锥形,具长毛7—10根,臀板末端钝圆,多毛。无翅孤雌蚜体长1.3—1.6mm,长椭圆形,黄色至黄绿色,腹部第1、7节有锥状钝圆形突起;额瘤不明显,触角短于躯体,第4、5节末端及第6节黑色,第6节鞭部为基部长的3—4倍,尾片圆锥状,具长毛7一l0根,臀板具细毛。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l0多代,山东20多代,以卵在鼠李和圆叶鼠李枝条上芽侧或缝隙中越冬。翌春,鼠李芽鳞转绿到芽开绽时,均温高于10℃,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后孤雌胎生繁殖后代。有翅孤雌蚜开始迁飞至大豆田,为害幼苗,6月下旬一7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7月下旬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蚜,蚜量开始减少,8月下旬一9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有翅性母迁至鼠李上,开始生无翅卵生雌蚜并与有翅雄蚜交配,又把卵产在鼠李上越冬,越冬卵量多。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旬均温22—25℃,相对湿度低于78%有利其大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源。
(2)利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
(3)生物防治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烟蚜茧蜂、菜蚜茧蜂、蚜小蜂、蚜毒菌等控制蚜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秋播茄科类蔬菜要重点防治三大病害

上一篇:

油菜黄狭条跳甲的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