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三大虫害防治技术

2018-11-28 13:03:44浏览:7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豆三大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红蜘蛛:


  红蜘蛛又叫红叶螨,被害叶面初显黄白色斑点,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吐丝结网,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焦,如同火烧状。


  防治措施:


  防治红蜘蛛应选择杀螨剂,一般杀虫剂效果不好。常见杀螨剂有1.8%、2%阿维菌素5000—6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750-1500毫升/公顷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25-300毫升/公顷、73%炔螨特乳油600-1050毫升/公顷,兑水,叶面喷雾。要求叶反正面粘药液。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又名腻虫、蜜虫。是大豆上重要害虫。若虫和成虫均以刺吸式口针吸食汁液。大豆的嫩梢、茎、叶和幼荚均可受害。受害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茎、叶卷曲,结荚少,籽粒质量差。


  发生条件:


  大豆蚜虫发生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很密切。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是春季在越冬卵孵化时,如雨水充沛,鼠李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则有利于幼蚜成活和成蚜繁殖。二是在田间大豆蚜的盛发前期,如平均气温达22℃,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长期高温干旱极有利于大豆蚜的繁殖,造成花期严重为害。天敌对于抑制蚜虫的发生影响较大。如田间草蛉、食蚜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数量大,能控制大豆蚜发生为害。


  防治指标:


  (1)发生时有5~10%植株卷叶


  (2)有蚜株超过50%,百株量达1500~3000头以上。


  防治方法: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20克/公顷(或35%吡虫啉悬浮剂45-80克/公顷)+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25毫升/公顷(2.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225毫升/公顷)。


  大豆苜蓿夜蛾:


  苜蓿夜蛾在东北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东北地区4月下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于豆叶背面产卵,卵约经7天孵化。幼龄幼虫吐丝将大豆顶叶卷起,潜伏其中蚕食叶肉,长大后不再卷叶,沿叶主脉暴食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甚至将叶片吃光。7月间幼虫老熟入土化蛹。7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第2代幼虫主要为害豆荚,将豆荚咬成圆孔,啃食荚内乳熟的豆粒,9月间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虫少时,可用纱网、布袋等顺豆株顶部扫集,或利用幼虫假死性,用手振动豆株,使虫落地,就地消灭。


  (2)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广谱杀虫剂喷雾防治。或者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于低龄期喷洒,隔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蚜虫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大豆豆突眼长蝽如何识别?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