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烟粉虱

2018-11-28 13:26:33浏览:9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烟粉虱学 名】:Bemisia tabaci(Gennadius) 别称: 小白蛾 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分布区域: 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
烟粉虱

【烟粉虱学 名】: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别称: 小白蛾 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分布区域: 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等国。
【烟粉虱形态特征】:(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1~5. 温室白粉虱成虫、成虫前翅、卵、若虫和蛹; 6~7. 烟粉虱前翅和蛹
成虫体
  雌虫体长0.91 ± 0.04 mm 翅展2.13 ± 0.06 mm;雄虫体长0.85 ± 0.05 mm, 翅展1.81 ± 0.06 mm。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复眼红色,肾形,单眼两个,触角发达7节。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前翅有二条翅脉,第一条脉不分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足3对,跗节2节,爪2个。

  椭圆形,有小柄,与叶面垂直,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内,卵初产时淡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呈琥珀色至深褐色,但不变黑。卵散产,在叶背分布不规则。
若虫
  (1~3龄): 椭圆形。1龄体长约0.27 mm,宽0.14 mm,有触角和足,能爬行,有体毛16对,腹末端有1对明显的刚毛,腹部平、背部微隆起,淡绿色至黄色可透见2个黄色点。一旦成功取食合适寄主的汁液,就固定下来取食直到成虫羽化。2、3龄体长分别为0.36 mm和0.50 mm,足和触角退化至仅1节,体缘分泌蜡质,固着为害。

(4龄若虫): 解剖镜观察:蛹淡绿色或黄色,长0.6~0.9 mm;蛹壳边缘扁薄或自然下陷无周缘蜡丝;胸气门和尾气门外常有蜡缘饰,在胸气门处呈左右对称;蛹背蜡丝有无常随寄主而异。制片镜检:瓶形孔长三角形舌状突长匙状;顶部三角形具一对刚毛;管状肛门孔后端有5~7 个瘤状突起。
【烟粉虱生活习性】:烟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在温带地区露地每年可发生4~6代。田间发生世代重叠极为严重。在25ºC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18~30 d不等,其历期取决于取食的植物种类。椐棉花上饲养,在平均温度为21ºC时,卵期6~7 d,1龄若虫3~4 d,2龄若虫2~3 d,3龄若虫2~5 d,平均3.3 d,4龄若虫7~8 d,平均8.5 d。这一阶段有效积温为300日度。成虫寿命2~5 d。有人报道烟粉虱的最佳发育温度为26~28ºC。烟粉虱成虫羽化后嗜好在中上部成熟叶片上产卵,而在原为害叶上产卵很少。卵不规则散产,多产在背面。每头雌虫可产卵30~300粒,在适合的植物上平均产卵200粒以上。产卵能力与温度、寄主植物、地理种群密切相关。
【烟粉虱防治方法】:
(1)培育无虫苗 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先彻底消毒,幼苗上有虫时在定植前清理干净,做到用做定植的棉苗无虫。   
(2)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棉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3)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 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4)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棚室内发生粉虱可用背负式或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叶鞘紫斑病和斑枯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

上一篇:

几种常见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