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8 13:30:01浏览:9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镰孢菌是一个大的类群,侵染植物的有玉蜀黍赤霉(禾谷镰孢菌)、燕麦镰孢菌、茄镰孢菌和尖镰孢菌,侵染小麦、玉米、棉花、豆
   镰孢菌是一个大的类群,侵染植物的有玉蜀黍赤霉(禾谷镰孢菌)、燕麦镰孢菌、茄镰孢菌和尖镰孢菌,侵染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花生、番茄、茄子、洋葱、百合等植物的种子、幼苗、鳞茎等器官,引起腐烂,有的还侵入维管束,造成维管束变为褐色。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1、花生根腐:如果花生播种后萌发期间遇到低温连阴雨天气,镰孢菌就可以直接侵染花生种子,造成烂种;在苗期遇到这样的天气病菌直接侵染根系,造成主根先变为粉红色,逐渐变为褐色,小侧根枯死,拔下病苗,根系呈鼠尾状。植株生长迟缓且矮小,结荚少且小,如果腐霉菌也来凑热闹,就更惨了,根部腐烂 茎基腐烂 烂荚。
  2、草莓根腐:草莓根腐分为黑根腐、白根腐、冠腐、红中柱根腐、红心根腐等等,其中的黑根腐最难防治,因为其黑手有好几个复合捣乱,其中就包括尖镰孢菌、拟盘多毛孢菌、丝核菌,甚至还有线虫。主要症状是,病株易早衰,矮小,株势弱,坐果率低;被侵染的根部由外到内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该病又俗称“死秧”。
  3、茄枯萎病:是茄子重茬种植最大的障碍,至今还没有简便易行的方法。这种病害一般在茄子进入开花结果的时候开始显现,顶部叶片似缺水萎蔫,中午高温时明显,早晚恢复正常。植株下部叶片逐渐枯黄,甚至一半黄一半绿,剖开维管束也呈深褐色;
  4、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最难以防控的流行性病害,小麦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极易流行。病菌属于禾谷镰孢菌,侵染小麦穗部引起穗腐和粒腐,侵染小麦茎秆引起茎基腐或杆腐,被侵染部位上后期湿度大的时候往往有粉红色霉状物;
  5、玉米茎腐和穗腐病:在玉米的生长后期遇到连阴雨时,镰孢菌侵染玉米茎秆或雌穗,引起腐烂。
  不论是哪一种镰孢菌,在什么作物上侵染为害,其发生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是土壤中由于连年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积累了很多的病菌数量;
  第二个是作物本身抗病能力差,比如种子质量问题、施肥或浇水不当、播种过深、除草剂药害等等,造成作物整体或根系生长势下降,给病菌侵染提供了机会;
  第三个是土壤条件不适合作物根系或地下器官生长,有利于病菌滋生和活动。比如过高的湿度和过低、过高的温度,土壤通气性差等。
  知道了镰孢菌侵染造成根腐或其它部位腐烂的基本规律以后,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就不再困惑了。
  一、尽可能的轮换茬口种植作物,和人吃饭有喜欢或不喜欢的口感味道一样的道理,一种或一类植物对土壤里面的生态环境及矿物质营养也有着独特的吸收规律,比如洋葱喜欢磷和钾、玉米喜欢氮、番茄喜欢更多的钾和钙等等,但同一位置上的土壤中所含的矿质元素种类及其比例往往是固定的,一茬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带走了一部分它最喜欢的矿质元素,遗留下更多不喜欢的,实际上就改变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比例和平衡,这种改变就会影响土壤里面微生物菌群的变动,且这种变动会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而加剧。接下来种植的同一种植物就越发难以满足对营养的需求。这样一来,根系会越来越不好,其周围的有益微生物菌也会越来越少,有害菌随之增加,根部病害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尽可能的少重茬;
  二、注意维护和改善土壤条件:比如有意识的根据所种植的作物对营养需求上的特性,平衡施肥,增施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有益生物菌肥等等;
  三、适时播种,注意播种质量:看天气尽可能的选择天气晴暖的时候播种,症状质量好,播种深度适宜;
  四、种子或秧苗药剂处理:多菌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对镰孢菌都有不错的防效,通过种子药剂包衣、秧苗栽植前用杀菌剂喷淋苗床、定植时用杀菌剂浇定植水等,都可以起到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
  五、和杀线虫剂配合使用 :茄子枯萎病、草莓黑根腐病,线虫是罪魁之一,在药剂防治的时候,结合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使用杀线虫剂,对这些病害的防效会更好。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烟草斑须蝽的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烤烟斜纹夜蛾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