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秃尖的防治技术

2018-11-28 14:16:14浏览:93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玉米秃尖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玉米秃尖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农民的收入受到
       玉米秃尖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玉米秃尖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农民的收入受到损失,那么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今天山村网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玉米秃尖的防治技术玉米秃尖
       1.密度要合理。玉米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叶片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满足不了玉米黑穗生长发育所需。穗分化时,造成小花败育,形成秃尖。玉米留苗时,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做到合理密植。一般大穗型品种,亩留苗3000~3500株;中穗型品种,亩留苗3500~4800 株;小穗型品种,亩留苗4000~4500株。播种后要尽早间苗,否则会使秃尖率增加,造成倒伏。

       2.及时防治虫害。玉米螟等啃咬玉米花丝,严重影响授粉结实,造成秃尖。要及时防治虫害,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2.5%功夫1500倍液。

       3.补追攻籽肥。要在抽雄前及时补施攻籽肥,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遇雨要及时排水,以防涝灾。

       4.人工授粉。遇到阴雨天和高温天气,玉米自然授粉不良,胚珠不能受精形成秃尖。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受精率,减少秃尖。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秃尖的防治方法,如果大家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有发现此种情况,就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

上一篇: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